风,花,雪,月,是景。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又是一年的小寒时节,这时民间多有赏梅风俗,甚为风雅。此花的开放,兴许是为了给现在蛰居在家的人们一个出走的理由。寒冬,腊梅,残雪,暖阳,冬日,如诗如画。
无论何时何地,鸟儿都是小寒来临的“先知”。一到小寒时节,天气就极冷了,鸟儿们忙碌起来,准备过冬。尽管“冬至”以后,阴律随寒改,阳和应节生。但小寒阴气聚集,一时难散,故有“冷在三九”,“出门冰上走”之说。
民间有俗语,“小寒胜大寒”。是说大寒时,阳气回升,反而没有小寒冷。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中,小寒是最冷的。在这样寒冷的季节,万物寂寂,水冰地坼,仿佛一切都已睡去。可是,你只要经过一片树林,你就会发现,大地的生灵并没有完全遁隐。在铺满了一层层的落叶之上,总有一两只小鸟蹦蹦跳跳,努力寻找着过冬的食物。
对小寒节气名字的由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十二月节,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 [13] 小寒是冷气积久而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还没有冷到极致。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
在我国北方地区流传着“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的说法,意思是说,小寒节气要比大寒节气的时候更冷,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小寒一般是在“二九”到“三九”的时段,小寒是我国北方地区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过后大寒气温稍升高。我国南方地区最冷是在四九天,四九比三九更冷,四九时处大寒节气内,南方地区大寒比小寒更冷。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44494/8085bb094cb9a552.jpg)
一屋,四季,三餐,成诗。
我们可以想像在一个冬日的黄昏,天空阴郁,夜晚大雪将至。周围静得像一潭湖水,所有的生灵此刻都已沉入梦乡。一切都是那样的安谧。大地悄然无息,除了冬日夜晚的寒风凛冽的吹着,吹动的树枝与房屋发出了“呜呜”的声响,偶然有一两声的狗的吠叫从远处传来之外。
冷落的村巷是寂静无声的,在不远处的一户农家窗棂中却透出了淡淡的光亮,在这寒冷的冬夜,这户主人和朋友正围坐在用红泥砌成的小火炉旁边。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而又温馨,此时的火炉正烧得通红,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
“小寒”,天寒地冻之时,一家人围坐一起,炖一桌暖食,围炉谈笑,好不惬意!最难割舍的,便是这人间烟火味,是寒冷中热气腾腾的幸福。这让我回想起儿时在家乡时的景像,小寒这一天的早上要吃糯米饭。糯米饭并不只是把糯米煮熟那么简单,里面会配上炒香的各式的“腊味”、香菜、葱花等材料,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腊味”是煮糯米饭必备的,一方面是脂肪含量高,耐寒;另一方面是糯米本身黏性大,饭气味重,需要一些油脂类掺和吃起来才香。软糯糯、香喷喷的菜饭,融合了肉与菜的鲜味,香气浓郁、回甘悠长。吃完糯米饭后再来一碗黄澄澄、热腾腾的鸡汤,这便是最让人依恋的家乡的味道了。
香甜、 浓郁、踏实、温暖,这样的感觉长久以来在自己的情怀中始终都无法被抹去,伴随着时光的飘逝,岁月的沉淀,这样的情愫没有被淡忘,反而越感浓烈了,感到曾经的苦难与欢乐,悲哀与甜蜜都已离我远去,这一切的回忆无疑是这寒冬里最治愈的一剂“良药”。
“小寒游子要思归,大寒岁末庆团圆”。过了这冬季最冷的时光,团圆的日子,近在眼前了,因为这人间温暖,足以融化一切的严寒。
风吹雪落,辛丑伊始,诚挚祈愿世间灾疫永息、众生皆安……!
![](https://img.haomeiwen.com/i10444494/c954c04d4d48fc90.jpg)
(于辛丑年残冬腊月初三随想)
——随笔集《岁云暮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