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短篇小说很出名,学校课本上有篇《项链》,是关于一个女人因为资产阶级虚荣心,为一条假项链辛苦还债10年的辛酸历程。上学时读到这样一个故事会有很强的距离感,资本主义资产阶级那还不是我所生活的社会。
而在大学毕业以后,我对中国社会的变化有了直观的感受后,才意识到莫泊桑所写的是什么,一个旧的社会秩序、政治秩序崩溃之后,新的生活景象燃起。新的资产阶层、新的政客、新的知识分子、新的投机者在震荡中崛起,形成新的所谓贵族阶层或者统治阶层。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法国社会的价值观以及社会心理都在重组,而在这变化中最重要的力量就是金钱。
其实中国社会在过去的30年里也发生了类似的变化,能看到在一套旧的社会关系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被金钱所催生出来的欲望所改变,这样的关系包括但不限于爱情、友情甚至亲情。
莫泊桑在《漂亮朋友》这本长篇小说中描写了一个法国的退役军官,他是一个外省青年,来到巴黎这样的大都市,孤独贫困常伴左右,同时内心充满了欲望却无处满足。
在大街闲逛时遇到了北非当兵时的战友,而这位战友已跻身于巴黎重组的权贵阶层,他是一位报社的编辑。当时19世纪的巴黎报纸还是一个崭新并富有创造性的事物,和今天的脸书、谷歌一样在完成社会信息的重组和构建工作,当时的报社编辑已经被划分到了新的贵族阶层。通过战友的关系,主人公当上了报社的低级记者。就像每本小说里的主人公都有自己的光环一样,他特别善于察言观色,长得又非常英俊。
他利用自己俊朗的外貌,利用自己的投机取巧和察言观色,非常容易地就赢得女人对他的青睐,而他又利用这些女人让自己一步步登上了金字塔的顶端。
贯穿整部小说的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他个人的成长历程,从一个普通记者变成一个政治编辑,然后成为报社的主编,同时成为国会议员,获得法国的勋章,在那个剧烈变动社会中获得了一席之地。还有另一条线,他在不同的女人之间游走,他娶了那位北非战友的妻子,这个女人足智多谋,跟法国政界非常熟悉,而且会写文章,讽刺地是主人公是报社主编,但他并不会写作,他在报纸上的文章是他这个妻子帮他写的。同时还把报社老板的妻子发展成为了情人,而最让他贴心的,最舒服的一个情人是另一个贵妇,也是他们交际圈中的女人。他在这些女人之间游走,他需要她们的抚慰,从她们身上获取帮助和支持,利用她们爬到更高的位置。整个小说都在描绘他如何操纵这些复杂的关系,最终他还是对这三个女人厌倦了,小说结尾中他娶了报社老板年轻貌美的女儿,成为他人生顶峰的一个时刻。
结局有些意外,不是坏人得到惩罚的圆满结局。我们习惯讲因果报应,好像只有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之后才能够算是结束,其实莫泊桑并不是想要标榜另类,他只是平淡地说出了一个事实,即使有些人做尽了坏事,他还是活得很好。
这本作品出版时,在当时的法国社会掀起轩然大波,更是为后世称为一部叛经离道的奇文经典。书中没有任何来自作者针对主人公杜洛华的道德批判,莫泊桑只是用一种平直的叙事方式,描写了杜洛华和当时巴黎所谓的上流圈子的龌龊。
书中值得称赞的精彩的细节比比皆是,如杜洛华将姓氏改为杜·洛华以增加贵气,而他看到报纸上用新的姓氏称呼他时那副沾沾自喜的样子,尽显此人的无底洞似的虚荣心。而同样身为坏蛋的报社老板华尔特先生,在听说杜洛华拐跑女儿后,竟然认为杜洛华日后必将在政坛飞黄腾达,不顾妻子(主人公上一个情人)的反对将女儿双手呈给杜洛华,以便日后可以政商联合。种种贪婪和野心打造了一副不可多得的众生嘴脸相,这正是莫泊桑在这部小说中留下的珍贵遗产。
主人公杜洛华的整个人生都在被欲望驱动着,利用他人来实现自己的欲望。而在小说中一直都没有类似反思这样的心理活动发生在主人公身上,使他看起来不够丰富过于平面,就像动物一样不断被饥饿感、被性欲驱动着向前,但是这种旺盛的生命力又使人如此着迷。
或许在那个时代,生存就是动物性的,外界的事物变化太快,人们被欲望充斥着,那些复杂的、细腻的内心需求都被压抑着来不及慢慢体会。
而且今天中国的社会跟19世界的巴黎真的很像,社会变成了欲望型的社会,我们都被动物的本能驱使着。社会运作地生机勃勃,却也粗鄙不堪。
关注公众号「净是书」回复“漂亮”获得此书以及莫泊桑小说精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