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手型,指法这些,相信有不少家长朋友们还是比较赞同强调手型的。提起手型,就不得不提一下,目前,钢琴教学中,关于手型存在的“手指技术学派”和钢琴的“技巧——心理学派”,这两点在钢琴的手型方面有何侧重,又有何区别呢?
“手指技术学派”是钢琴“手指学派”和钢琴“解剖——生理派”的混合体。首先,钢琴“手指学派”是起源于二三百年前的羽管键琴(羽管键琴与现代钢琴相比琴键轻、声音小,是由拨片拨动琴弦发声)向现代钢琴发展的改革时期,随着钢琴的改进琴键越来越重,对于羽管键琴的弹奏方式已经不再适合,从而引发了钢琴弹奏方法的大改革,手指学派是当时的主流派。主要表现形式表现为弹琴技巧是通过单纯机械式手指训练得来,主张钢琴的训练可以把手指技术训练和音乐分开来练习。主要的代表人物以十九世纪中前期的钢琴大家车尔尼为主,他写了大量枯燥的手指练习。当时,因为单纯练习手指的理念,使很多人肌肉劳损,腱鞘受伤,毁掉了大批热爱钢琴的人。
所以,钢琴弹法的变革势在必行,为解决伤痛“解剖——生理派”应运而生,强调用手臂放松的重量弹奏,通过手臂的摇摆和转动来替换手指的主动运动,轻视单独的手指训练,,把生理学当成关节和肌肉的运作原理。
手指学派重手指,解剖——生理学派重手臂。当时也有很多专家试图将其融合,某种层面上讲它推动了手指学派的进步。这两种方法的混合体可以称为“手指技术学派”
那么星艺美育的钢琴教学,是否强调手型指法呢?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呢?
“手指技术学派”表现形式是:教师要求学生摆出房子般坚固的手型,高抬手指进行弹奏,有象征性的提醒学生放松手臂,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手腕以上的地方都很难松弛舒服。
“心理——技巧学派”的表现形式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要求学生手型,不抠手指,不扣技巧,不讲动作,而是启发学生用对音乐的内心感受,从美的音乐、美的声音、从正确的音乐作品风格把握中找到正确的弹琴方法。是一个从心理——生理的学琴练琴过程。
现在的音乐教育,孩子的反抗心理,诸多的案例都在表明,传统填鸭式的音乐教学势必要改革,被摒弃。一切要从孩子的基础出发,要带领孩子用心去感受音乐,去理解音乐。我们要培养的是音乐的朋友,而不是制造音乐的敌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