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简友广场【二班不二】
学习《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学习《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作者: 要强的鑫鑫姐 | 来源:发表于2022-08-17 22:17 被阅读0次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西流。羲和鞭白日,少昊行清秋。秦山忽破碎,泾渭不可求。

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回首叫虞舜,苍梧云正愁。惜哉瑶池饮,日晏昆仑丘!黄鹄去不息,哀鸣何所投?君看随阳雁,各有稻粱谋。

杜甫,字子美,原籍襄阳,生于巩县。七岁能吟诗作文。二十岁开始漫游吴、越、齐、赵。天宝三载在洛阳与李白、高适相遇,同游梁宋、齐鲁,结下深厚情谊。天宝五载,应试落第,在长安困顿十年,曾住在杜陵附近的少陵,故世称杜少陵。

天宝十四载,获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安史之乱发生,他被叛军俘虏。从长安脱险后,奔赴肃宗行在凤翔,授左拾遗,世称杜拾遗。不久因直言进谏获罪,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乾元二年弃官入蜀,寓居于成都浣花溪草堂。

广德二年入成都尹兼剑南东西川节度使严武幕府,以检校I部员外郎衔充任节度使参谋,故后人称杜工部。代宗永泰元年春,蜀中发生动乱,杜甫携家离开成都,经嘉州东下,一年后到达夔州。大历三年杜甫离开夔州出峡,漂泊江、湘间。

大历五年,卒于赴岳阳舟中。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生活在唐王朝由全盛转向哀落时期,他的诗歌全面、深刻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现实,表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思想感情,因而被后人誉为“诗史”。

他的诗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融合众长,兼备诸体,五古、七律的成就尤高,被后人评为“集大成者”,被誉为“诗圣”,对后世诗歌发展有极大的影响。有《杜工部集》。

同:古称和诗为“同”。诸公:指与杜甫一起登塔的高适、岑参、储光羲、薛据四人。慈恩寺塔:慈恩寺塔在长安东南,是唐高宗为他母亲文德皇后祈福而建造的庙宇。寺中有塔,即保留至今的西安大雁塔。

高标:高高的塔顶。标:顶端。跨苍穹:犹言高出天外。跨:超越。苍穹:青色的高空。烈风:大风。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意为如果不是超越尘世的旷达之士,登上这高塔就会感到百忧交集。

相关文章

  • 学习《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河汉声...

  • 【唐诗成语37】杜甫之“穷困潦倒”:诗圣的登高人生

    【成语1】稻粱谋 【释义】谋:谋求。禽鸟寻找食物。比喻人谋求衣食。 【出处】唐·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诗:“君看...

  • 读诗心裁:读杜甫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诗曰: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仰穿龙蛇窟,始出枝撑幽。七星在北户,...

  •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15)

    15.高、李、杜之三: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752年秋,高适杜甫再聚于长安。此时,与他们在一起的人还有岑参、储光羲、薛...

  • 俗话说做人不能太实诚,其实写诗也一样

    前几天老师上课说了一句话,我觉得很有意思:在讲褚光羲的《同诸公登慈恩寺塔》时,讲到这一句“冠上阊阖开,履下鸿雁飞”...

  • 《有关大慈恩寺的唐诗》

    《同诸公登慈恩塔》 唐:杜甫 高标跨苍穹,烈风无时休。 自非旷士怀,登兹翻百忧。 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 仰穿龙...

  • 风骚榜(2019-05-04更新)

    二十一世纪旧体诗词风骚榜 上榜絮语: 同题而同境。 同诸君登慈恩寺塔 作者:文谷(拏云诗友) 耸翠九垓上,...

  • 杜甫生命中的达人们(16)

    16.高、李、杜之三:从长安到庐山 同登慈恩寺塔的好友们云散了,杜甫依然孤身守在长安。 又一年秋天,秋雨象一把生硬...

  • 《涧荷岸》第0123辑 长安

    同拏雲诸子登慈恩寺塔 □ 幼甫 序:拏雲诗社“不废江河万古流”长安己亥春会上,遥想千余年前杜少陵等登临可一揽九州风...

  • 《我的家在西安》

    大雁塔。 大雁塔原名慈恩寺塔,位于陕西省西西安市慈恩寺内。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习《同诸公登慈恩寺塔》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vys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