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长路上,越是想专心做好一件事,越是能发现自身的情绪化是个很大的问题。
情绪化是很多人难以避免的,也是许多人特想避免的,它不仅费时伤身,还易危害个人的人际关系。
以前没发现自己身上这个大缺点,即使发现了,也是不了了之。直到最近开始写些东西,越感发现要专注,保持平和的心情状态是真真儿的重要。
我自己是个很容易情绪化的人,如果说抑郁像心底里的猛兽,那么情绪化就是那个助纣为虐的帮凶。
记得有段时间我自己在公众号里写了一篇文章,叫《多少要懂点自己》,里面主要写的是理性处理自己的情绪化。
那时候总以为自己已经看清,读懂,能够驾驭自己的情绪化。可最后,这头大象还是太猛了,就在这几天,还是摆脱了我的理性缰绳,在我心里四处奔腾。
尽管烦闷,我仍然选择相信那句话“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我们知道的太少。”
我选择忍住脾气,忍住情绪,从书籍里寻找解决办法。
因为特别能发现,越是读书,越是感到有些问题,与其向不懂或略懂的人寻求解决办法,不如向书籍寻求办法,特别是既专业又金典的书籍。
就好比在跟一位智者,请求指点一下。认真阅读,细细倾听,仔细体会,会发现,其实我们现在遇到的好多问题,前人早已遇到过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还把解决的方法写在了书籍里,以便留给后入慢慢领悟,学习使用。可是有太多人选择无视这些书籍,选择与智者擦肩而过。
同时,在自我学习,提升的道路上,我还发现这样一个问题。
就是很多时候,我们懂得某个道理或方法,但为什么过段时间后就会忘记掉,丝毫没用上?
后来我自己亲生经历后,发现,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停留在“懂得”的层面上,并未用到实际生活中,更达不到“习惯”这个层面。只有“习惯”,这个方法才能算是我们本身的一部分。
我们大脑的神经在不断生长发育,但凡我们想要学会某样东西,都要进过大脑新神经的完全发育,才能基本学会。
我们若是不断练习,反复地做,这根新神经就长壮,变粗,直到我们形成不可缺少的习惯。
习惯是长期刻意联系的结果。有句话说“只要你足够努力和坚持,老天都会帮助你。”
所有的成功都离不开,日益养成的良好习惯。
比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每日刻意练习的勤劳、节俭、谦虚………;阿尔伯特.埃利斯刻意使用理性应对情绪治疗法;再比如每天坚持文字输出、早起等等。
以前,我无法理解自律。
只知道自律的人一般都特别理性,特别厉害,特别能坚持,同时特别容易成功。
可现在我能理解了。所谓自律,就是所有形成良好习惯的过程。所谓良好习惯,就是通往最终成功的进步阶梯。
输出是一个逆向思考的过程,逆向思考也是最能锻炼个人思维的方法。
尽管很多次,都不是特别想输出,但我相信日积月累,刻意练习的“良好习惯”,终会让我看到想要的那道曙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