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正能量
以为是另一个樊胜美,其实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以为是另一个樊胜美,其实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作者: 行走中的幸运儿 | 来源:发表于2018-10-01 22:21 被阅读18次

小K是从农村出来的女孩,靠着读书改变了命运,走出了农村。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她:不能自私,要多为别人着想。

Part 01

作为家中的长女,她知道家里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于是,早在高中外出读书时,便节衣缩食,将每周多出来的生活费一分不落的给家里报账,因为这样,下一周就可以少从家里拿一点钱,为家里减轻负担。

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工资只有几百元,除去必要的生活费用,半年后省出的五百元一次性的交到了妈妈手里。

后来她应聘上了新的工作,每月工资还行,有小两千。

家里为了弟弟的将来,在镇上买了房,欠下了十几万的首付债和十年的房贷。作为家里收入最好的小K,便将仅有的工资卡交给了家人,每月拿着单位两三百元的生活补贴,和家人一起,住进了镇上的新家。因为工作地点离家近,所以每月也花不了什么钱。

工作了几年,眼看着身边的同龄人早已付了首付,用公积金买下了自己的房子。而小K,她的工资卡还不在自己手上,无存款,还住着弟弟将来的房子。每次同学同事约着出去玩,害怕买单,害怕和他们一起逛街,因为他们逛的地方,她试不起!!和相亲对象见面都抬不起头,遇上心仪的,生怕让他知道家里负担大,自己工作几年什么都没留下。

Part 02

五年后,她终于遇上了她的白马王子W,要嫁了。就在结婚前,她终于拿回了工资卡,但上面的数字已经变成了零。

W家庭条件还不错,是家中独子,家里有父母为他积累的几套房,在当地算是还不错的人家。W人很好,对小K也好。他和他家人都知道小K家里的情况,表示理解。

结婚半年后,小K老家房子要加层,家里来找小K借钱,说村子里的人家都加层了,我们家的老房子太矮了,房子也太旧了,怕是不扎实了,要倒了。于是小K和老公商量着把小两口仅存有的几万块给了爸妈。名为借,但这是老家的房子,还会让爸妈还吗?好吧,只当是投资家里了。

又过了两年,小K父母已到退休年龄,但还在辛苦的工作,拿着退休金和现工作的补差,不久,镇上房子的人情债和贷款总算还清了。

Part 03

一天,小K妈妈看到镇上的新楼盘,和她一起的朋友劝她: “你家的二手房还是太旧了,楼层又高,还是买个新房好,这又是电梯房,到时候儿子接媳妇也体面。“ 小K妈一想,是哦!首付只要五万,半年后再付十万,然后是贷款。于是,赶着看房去,找女儿女婿借了五万,小K他们以为她是要卖房换房,所以很爽快的答应了。

小K后来才知道,丈母娘无意卖房,觉得首付的这十五万还是可以借的,更何况那十万是半年后才交。小K妈说:“现在这个二手房卖不出价格,等拆迁,实在没钱的时候再卖。对了,半年后的再借两三万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因为弟弟还要结婚的~


故事发展到这里,发现跟《欢乐颂》里樊胜美的经历很像。以前,我也是这么认为,因为故事中的小K只考虑了自己,考虑到同龄人生活的落差,其实,哪有?

故事中,小K的家人仅仅是希望给家里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在镇上买第一套房时,也是为全家买,作为家里的一份子,参与出资是应该的。更何况婚前一直住那里。

父母已经是在很辛苦的工作了,哪怕是退休了,也没有停歇,继续挣钱给儿子买房已经是大多数家庭的写照了,如果没有房,朋友都难谈。更何况父母对姐弟俩的爱并没有差别,要怪只怪现在结婚成本太高。

而小K作为姐姐,在能力范围内给予一定的经济支持也是必要的,既然有余力,帮帮是应该的。看房价这样蹭蹭蹭的涨势,迟早是要买个商品房的,这回把握了商机,殊不知两年后的现在房价翻了倍,而且买房还难呢!

至于小K及新家庭的心理压力,可能是因为小K太希望能有更多的存款了,既然有闲钱,借予急需之家人,为何不呢?当然,如果借成习惯,伸手次数过多不还,变成无底洞就很尴尬了。请把握底线!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以和为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jjtghu:怎么没看到弟弟为这个家贡献什么呢?一点都不可怜父母心,第一次买房子说为了改善生活,可以理解,但第二次真的对女儿不公平,这让她在婆家怎么做人,这样子的娘家也是醉了。

本文标题:以为是另一个樊胜美,其实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fo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