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赵明 语文建设杂志 2024-06-17 15:51 北京
一线教师都特别关注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到实处。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黄老师的《〈诗经〉二首》教学中找到答案,得到启示。让我们沿着语文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思路,来研究一下黄老师的这堂课,看看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
一、独特的课堂架构,奇妙的资源整合
《蒹葭》是经典名篇。黄老师今天的课别具一格,独特的课堂结构,奇妙的资源整合,为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培育核心素养提供支撑,搭建平台。
教学从《诗经》的句式特点直接切入,抓住四言诗的读法指导学生朗读。然后把琼瑶的《在水一方》作为学习支架抛出来,不是唱歌、欣赏音乐,而是品味歌词的语言文字。琼瑶的歌词是根据《蒹葭》诗句改写的,两相对比,寻找二者之间的关联,这就为比较阅读构筑起一个平台。在这个语文学习活动的平台上,黄老师设置了四个学习任务。
任务一:由这首新诗想到《蒹葭》里的哪些相关词句,哪些相关意象?这是以现代歌词解读《蒹葭》词句,给学生理解、鉴赏《蒹葭》架设桥梁,开辟通道。通过新诗的关键句寻找《蒹葭》与其对应的内容和句子,进而探寻这些诗句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任务二:朗读《蒹葭》,发现《蒹葭》的结构特点,引出“重章叠句”的概念,研究《诗经》的结构特点和音韵美,进而深入体会重章叠句所表达出来的深邃、朦胧的意境。
任务三:发现《蒹葭》、琼瑶《在水一方》里的“我”。引导学生进入《蒹葭》所营造的朦胧的美的境界,与古人产生审美共鸣。
任务四:与《关雎》作比较,发现两首诗的异同。
黄老师把琼瑶所作的歌词作为教学资源整合在课堂上,为学生搭建了语文学习活动的平台,使得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得以落实,这是独到的,也是智慧的。整节课的教学没有任何程式,没有雕琢的痕迹,看不到 “一、二、三、四”,而是化有形于无形。虽然也用了多媒体课件,但只相当于一块黑板,用来展示阅读材料,并无声光影视的豪华装饰。这才是教学设计的高境界。
许多老师在设计《蒹葭》教学方案时,都把琼瑶的《在水一方》作为教学资源,但不是像黄老师这样品味语言文字,而是欣赏音乐,唱了一遍又一遍,让学生谈体会感受;还有老师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流行歌曲为《蒹葭》配曲。学生音乐赏析能力有限,往往言不及义,没有语言活动,所谓的“跨界阅读”失却了语文核心素养的落实。
二、恰当的问题设置,真实的“共生教学”
思维能力至关重要,而思维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提出恰当的问题。因为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老师要通过设问、提问、追问和解答释疑推进课堂教学过程,提高学生的阅读、赏析、思辨及语言运用能力,最终落实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问题从何而来?一是老师设置问题,二是学生发现问题。问题怎么解决?在老师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思考、解决。老师少问“是什么”,多问“为什么”。让学生变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主体。学生思考了,明辨了,发展思维能力就落到实处了。这就是“共生教学”。
上面提到的四个学习任务,实际上就是黄老师设置的四个问题。在黄老师的引导下,四个问题都由学生自己动脑思考,找到了比较合理的答案。在这四个任务之外,还穿插了不少小问题,如:古诗《蒹葭》用这么多句子去写新诗中的同一个意象,你觉得有什么好处?“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这种地点的变化有什么好处?再把《蒹葭》读一读,体会这样一种反复中有变化的表达效果好不好?你们觉得用“佳人”好还是“伊人”好?琼瑶的歌词里有个“我”,课文《蒹葭》里有没有“我”?……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是富有思维含量的,是需要一番思考的。黄老师不是直接把答案交给学生,而是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得出结论。
更可贵的是,黄老师鼓励学生发现和质疑。黄老师在指导学习古诗文的方法时,并不赞成一般常用的“翻译法”。此刻,黄老师让学生翻开课本看教材编者在“积累拓展”板块推出的《诗经》研究大家余冠英先生的一句译文,用“同学们觉得怎么样”这个问句,对学生的思考发出挑战。学生敏锐地发现译文太直白,不含蓄,与原作的格调不一样。“苗苗条条”并非“窈窕淑女”的文静美好的本真特征。“佳人”“伊人”“淑女”,品位不一样。对于琼瑶的歌词,学生也发现它有点“俗气”。其实,还有一点也有指出的必要:琼瑶的“绿草萋萋,白雾茫茫”与“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对应得好吗?显然对应得并不好。为什么要把“蒹葭”改为“绿草”呢?蒹葭是芦苇,不是绿草。芦苇枝条细长,芦花像少女的纱裙,在秋风中摇曳,风姿绰约。绿草,即使长得很高,风吹起来也没有芦苇好看。“苍苍”“萋萋”“采采”既有茂盛的意思,也有苍凉的感觉。这与芦苇(蒹葭)搭配在一起,境界全出,既是“兴”,也是“比”,是绿草所不能企及的。
课堂教学一切都按照老师的设计进行,一切都水到渠成,并不是好的教学。我非常期望课堂上出现“意外”和“障碍”。有意外就会生成新的教学资源,有障碍的地方才有浪花;磕磕绊绊的地方才是思维碰撞的地方,有碰撞才会闪光。关于《蒹葭》里有没有“我”的讨论就“卡壳”了,学生一时找不到“我”在哪里。黄老师先让学生读课文,然后从语法的角度启发学生:“溯洄从之”“溯游从之”的主语是谁?(是“我”)学生在恍然大悟中,感受到了思考的快乐,获得了成就感。整节课,我们看到的是一连串的问题的展开和解答,这就是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提升,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语言的品味和赏析。
三、鲜明的文本特质,生动的“诗性教育”
中国文化传统一直有“诗教”之说,认为诗可以“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要让学生知是非、辨善恶、识正邪,懂得敬畏、懂得同情、懂得羞耻、懂得做人的道理;让学生感受到汉语语言文字的魅力,热爱汉语,才能真正建立他们的文化自信。
《蒹葭》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既叙事又抒情,既写实又写意。它所展现的画面,景朦胧,人朦胧,情朦胧,意朦胧,似有似无,如梦似幻。所谓“伊人”,寻寻觅觅,不知所踪,求而不得。一个“宛”字,就把意中人虚化了,可望不可即,呈现出一种神秘而神圣的境界,使《蒹葭》有了难以穷尽的人生哲理意味。毫无希望却充满诱惑,一次次失败却不愿放下,不气馁,不消沉,不放弃,总是活在希望里,不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吗?这首诗最有价值和引人共鸣的地方,是它创造的“在水一方”这一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意境,是它所歌咏的美好感情和追求精神。
对于《关雎》《蒹葭》这样的古典“情诗”,黄老师并不回避少男少女的情愫萌动,甚至还主动把诗歌里的人物感情与在座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行联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再加上生动、幽默的言谈,消弭了师生之间的“代沟”,而成为学生的“知心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诗歌教育关系到学生的德性涵养,因此教学时不能只停留在对其文学手法的分析上,而是要兼顾德性涵养和文学知识建构,即“经学”与“文学”的双重价值。黄老师的这节课就是一堂很好的诗性教育课,核心素养、立德树人都得到了落实,不仅是有效的,而且是高效的。
(赵明: 曾任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部主任等职)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4年5月(上半月)]
(微信编辑:苟莹莹;校对:张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