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真的老了吗

作者: 墨子连山 | 来源:发表于2019-08-09 12:29 被阅读0次

    好久不打球,前阵子跟大峰去打了2小时半场,之后意犹未尽,我说组个队好好练练再去打打比赛,大峰说都快40了得服老了,我严谨的科学神经立刻受到刺激,不由自主的做出以下判断:

    40岁是个严格的数量,但是“老”并没有严格定义,40岁无法推导出“老”;大家对老的概念都不一致,因此讨论老不老其实没什么意义;所以我们需要把这句话的隐含意义重新表达一下——“40岁已经不会再有提升的空间了,所以还是养生吧”,这样这里面的关键词“提升空间”可以成为一个统一概念被讨论。

    对于一个普通人(非运动员),如果上限是10级的话,说实在点,我甚至悲观的认为99%的人基本是0级。这里面“现状”比较好理解,重点说一下我们引入的“上限”概念,我们把他定义为“一个人通过足够的科学训练能够达到的极限”,也就是一个人理论上有可能达到的最高水平。“现状”与“训练度”成正比,也就是训练的越多质量越好,现状水平就越高,这个应该好理解。那么一般的业余玩家训练度能到多少呢,我们能见到的业余高手能到40分就已经不错了,毕竟从身体素质、技巧、球商这三个方面你很难有信心自己能达到更高的相对水平了(相对严谨的评级办法可以参考“如何给自己的羽毛球水平评级”)。

    如果我们把现状和上限这两个量在年龄维度上展开,他的样子大概是两个山包,上限的高现状的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论是上限还是现状,都在持续下降,但两者之间的空间却持续存在,但我们始终具有相当的潜力,并不是因为我们的上限没有变得更差,而是因为我们原本就不怎么好,这反而使得我们留下了变好的可能。

    大峰的另一个论据是,类比专业运动员,35岁以后开始走下坡路,过了40就是妥妥的老将了,绝大多数也都退役了,我们总不能比专业运动员还更能保持状态吧?那么我们来看看专业运动员的模型。先说上限,就上限而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会太大,而且是呈正态分布。以运动员的样本量来看,“上限”是否在选拔运动员时就可以被预测,都是非常值得怀疑,甚至是NBA的选秀成功率也没有那么高,即便他们已经可以拿到相当充足的运动表现数据。那么对普通人而言,不论是判断自己的上限或者他人的,都几乎是无从谈起。而影响上限的因素之多,关系之复杂,我们有理由认为这是一个混沌系统的产物,换句话说,上限是不可被预测的。这一点,以后可以专门讨论。如果上限相同,那么运动员与普通人唯一的区别就是现状了。他们很早就将现状水平提升到了上限附近,达到了9级水平。而顶级运动员,甚至将水平提升到了10级,到了这个量级,输赢都只在毫厘之间。因此,运动员随着年龄增长,上限下降的同时,现状也会随之下滑,因为潜力已经得到了最大化的开发,因此下滑成了必然。

    所以,作为一名普通人与职业运动员的类比,对我们来讲并没有什么参考价值,我们可以乐观的认为,我们存在着比专业运动员更大的提升空间。

    所以结论是:

    1、老了,一部分是身体懒惰的借口,一部分是思考懒惰的错觉。

    2、以我们的现状来担心上限,就好像3岁小孩担心长不到1米高一样可笑。

    3、所谓天赋只是懒惰的借口,哪有什么天才,只是我们不够努力。

    4、努力不止局限在行动,还有思考,努力思考方法,否则只会努力的走远。

    5、死之前,永远有提升空间,只要你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后真的老了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gc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