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

作者: 百合花侯婕妤 | 来源:发表于2017-10-15 20:13 被阅读0次

在建安五年(200)二月时,袁绍在黎阳城向曹操发起了战争,这场战争仅仅用了九个月。最终袁绍以失败而告终,从而为曹操在占定北方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当时袁强曹弱。袁绍拥有冀、青、并、幽四州之地,等于占了中国大半个北部。拥有兵马100多万。而曹操当时除了地位、天子、就只剩下自己没有一兵一卒。袁绍出兵也不需要得到谁的批准。因为袁绍是士族的代表,有很多的依附者,更有精兵强将。所以大家当时都很信服与他,刘备当时也投靠了他。可是袁绍因称帝心强,不顾及士兵与处境。最后在不利的环境下进行了攻击。

官渡之战

曹操将关羽留在了曹营,袁绍仗着自己兵多,像曹操发起了挑战,而曹操让夏侯淳、李典、乐进等人为大将,自己为主帅,郭嘉等人为谋士。曹操派出的这些人当时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屈指可数的。可是曹操没有因为自己营中名士的缺少,而对他的这场战争有丝毫的影响。

在战争中,他们以70万对7万的比例开始了血流成河的战争。曹操就从未心怀敬仰的看过袁绍一眼,从不认为袁绍是一位英雄。

在开始后不久,许攸来到曹操营中探问粮草,曹操听说许攸来投靠自己,高兴不已竟然赤脚走出来迎接。随后他回答他说粮草够用一年,而许攸知道曹的粮草只够用一个月。曹操本身疑心就重再加上许攸原是袁绍营中的人,怕说实话泄露了军情,但他知道许攸若不是了解自己的性情,怎会刨根问底,所以只好实言向告了。

官渡之战

中间许攸为他出了一些很好的计策,袁绍不爱听大臣的策略,便连连战退。但是他仍然认为兵多是他有力的后盾。

在这样的情况下,袁绍带着他的残兵败将逃回了黎阳城,而曹操确缴获了大量的士兵。

在这场战役中袁绍的兵大多是被他自己所斩,他一向仗着自己兵多,那个人不听他的就拉下去斩了,从来也不会静下心来好好想想大家的意见,惯性的一口否定。还有好多兵因为这个行为而投向曹操。许攸就是典型的例子。他的士兵都认为他狂妄自大,不愿意继续随他与曹操对抗。

真是可惜因为他的这个举动让所有士族阶级的人再无立足之地。

曹操在这场战役中,即便是连连取胜,也从为骄傲过,在易中天品三国中说到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知道如果他有半点骄傲,敌方就会趁虚而入,还发挥了他自己兵多的优势。而且当时自己粮草不足。

官渡之战

后来大大小小还有十来次战争。袁绍真正的衰败与灭亡在202年。还有南方刘备、孙权对北方曹操的战争。

袁绍败了以后他的士族统治者也就结束了,在这场战争中他没有起到一个好的领帅风格。曹操的胜是寒族对士族的藐视,并且让寒族人占据了大半个中国。

九个月的官渡之战总算结束了,这对三国造成了一个重大的改变,而曹操从此走上了他人生的一个最好巅峰。

官渡之战

相关文章

  • 巨大的惨战——官渡之战

    在三国中,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我要讲的,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袁绍引起的,最后...

  • 官渡之战与孙子兵法

    官渡之战与孙子兵法 建安200年,袁绍兵至黎阳,以颜良为为先锋,攻打白马县,官渡之战始。 官渡之战是...

  • 官渡之战许攸投降曹操,导致袁绍大败,坑惨袁绍的却另有其人

    官渡之战是三国乱世的三大著名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改变了历史走向,曹操以少胜多反败为胜。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在于袁绍的乌巢...

  • 官渡乌巢一战尽显曹操军事才能

    【官渡战役】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平定北方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我更喜欢把官渡之战称为“官渡战役”。军事上战役属于战...

  • 淝水之战

    小时候上历史课,讲到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印象最深就三场,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

  • 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 ——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

  • 三国中的战争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战争有三次,分别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战胜的原因:1、...

  • 赤壁之战

    在三国中有三大站一个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还有临沂之战官渡之战,我们很清楚地知道曹操胜了袁绍失败了,而在赤壁之战中,曹...

  •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

    开头 在三国中,有三个天下——魏,蜀,吴,分别发生了三次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是财智多...

  • 读三国30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中的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曹操与袁绍的军队双方蓄势已久,期待这场对决。 官渡之战看似是粮食之战。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官渡之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oc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