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三国史话经典散文文艺荟萃
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作者: 黄河歌者 | 来源:发表于2017-08-21 20:31 被阅读479次

                 

                  官渡之战

              ——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也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列举的著名战例,主席"双方强弱不同,弱者先让一步,后发制人,因而战胜”的分析,算是吃透了其中精髓。我们现在来研究这次战役的经过,就会发现,其胜败结局只是表象,根本原因在于双方统帅对人才使用的总体把握。

             

                      战役经过

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东汉末年,轰轰烈烈的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残酷的战争拉锯使得繁华富庶的中原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各地地主豪强纷纷组织私人武装,占据地盘,进行互相兼并战争,形成了十几股割据势力,主要有:河北袁绍、兖豫曹操、徐州吕布、扬州袁术、江东孙策、荆州刘表、幽州公孙瓒、南阳张绣等。在这些割据势力的连年相互征战中,曹操、袁绍两大集团逐步壮大起来。

196年,曹操把汉献帝挟持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了政治优势。随后以“奉天子以令不臣”为名,征讨袁术并将其消灭,接着又击败斩杀了吕布。此时,曹操势力西达关中,东到兖、豫、徐州,控制了黄河以南,淮、汉以北大部地区。198年,袁绍击败公孙瓒,占有冀、青、幽、并四州之地,从而与曹操集团形成沿黄河下游对峙的局面。当时袁绍的地盘和兵力远远胜过曹操,自然不甘屈居于曹操之下,他决心同曹操决一雌雄。199年6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企图南下进攻曹操首府许昌,官渡之战大幕由此拉开。

白马初战,曹军小胜。200年2月,袁绍进军黎阳,渡河意欲寻机与曹军主力决战。他首先派颜良进攻白马,企图夺取黄河南岸要点,以保障主力渡河。4月,曹操为取得首战胜利,派张辽、关羽为前锋,亲自率兵北上解救白马之围。先锋关羽迅速迫近颜良军,冲进万军之中杀死颜良并斩首而还,袁军溃败。袁绍率主力渡河追击,军至延津南,并派大将文丑和刘备继续率兵追击曹军。曹操令士卒解鞍放马,故意将辎重丢弃道旁。袁军一见果然中计,纷纷争抢财物。这时曹操突然发起攻击,于混乱之中击败袁军,杀了文丑,顺利退回官渡。颜良、文丑皆是河北名将,此次被一战而斩杀,袁绍军队的锐气大大受挫。

曹操奇袭,击溃袁军。在近一年的双方僵持阶段,都互有胜负。10月,袁绍重要谋士许攸投奔曹操,建议曹操轻兵奇袭乌巢,烧其辎重。曹操立即付诸实施,亲自率领步骑五千,利用黑夜掩护走小路偷袭乌巢。到达后立即围攻放火,将其粮草全数烧毁。张郃、高览闻得乌巢被破,被迫投降曹操,导致军心动摇,内部分裂,袁军崩溃。袁绍仓惶带八百骑兵退回河北,曹军先后歼灭和坑杀袁军达八万余人。

这次战役,曹操以两万左右兵力,出奇制胜,击破袁军十万,写下了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一页。此役之后,袁绍因兵败忧郁而死,曹操乘机消灭了袁氏集团,最终统一北方。

        袁曹集团人才使用状况对比

人们常说,现代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古代战争也何不若此!战争是政治的继续,却并不是彼此实力的一对一简单消耗,而是双方的豪赌,赌的是整个政治集团成败生存命运。“一将成名万骨枯”,关键时刻的战争决策如同下棋博弈,一着棋不慎,满盘局势空,只有善于把握时机的智者才能成为笑到最后的赢家。官渡之战这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经比较研究归结为以下三点:

一是袁绍集团对人才使用的技术性失误。就当时情况来看,袁绍集团兵强马壮,武有颜良、文丑、高览、张郃,文有审配、逢纪、郭图、许攸、田丰、沮授,可谓配备了一个超级豪华班子,无论从哪个方面都对曹操集团占有压倒性优势。可因为主帅多谋寡断,时常在关键时刻犯决策性错误,导致最终在无情的博弈场上兵败身亡。袁绍的用人失败,集中体现在对田丰、逢纪、沮授和许攸的使用上。对于袁绍的本次出兵,谋士田丰开始就坚决反对,极力劝说:“兵起连年,百姓疲弊,仓廪无积,不可复兴大军。”并认为只要深沟高垒,缮置军器,分遣精兵,屯扎边鄙,三年之内必然能够击破曹操。可狂妄自大、鬼迷心窍的袁绍哪里会听得进去,不但不听,还找机会把田丰下了大狱。

田丰虽被下狱,可手下部分谋士仍然继续坚守着文人的职责。就在袁绍要派遣大将颜良作先锋进攻白马时,谋士沮授忍不住搭腔:“颜良气量较小,虽然很骁勇,但不可以单独出击。”袁绍马上反驳说:“我的著名心爱上将,也是你等小辈能够预料得到的吗?”白马兵败,实在是在情理之中。忠诚的谋士不用,相反袁绍倒是把审配、逢纪、郭图等当了好人,让他们统管军事。官渡战败,逢纪进馋言,使袁绍因羞愤而杀了田丰。审配和郭图更是袁绍集团最终覆灭的两大“智囊”。

二是曹操集团对人才使用的压倒性优势。在官渡之战的过程中,曹操总能审时度势,及时听取谋士的良言上策,在战略决策上总是居于上风。白马之战前,颜良来势汹汹,不可一世。此时谋士荀攸认为袁绍兵多,建议声东击西,分散其兵力,先引兵至延津,伪装渡河攻袁绍后方,使袁绍分兵向西,然后遣轻骑迅速袭击进攻白马的袁军,攻其不备,定会击败颜良。曹操马上采纳了这一建议中,果然取得了白马之战的胜利。

在战争相持阶段,曹操也曾经想过放弃,他写信给留守许昌的荀彧征求意见。而荀彧提醒曹操:“绍军虽众,而不能用;以公之神武明哲,何向而不济!今军实虽少,今画地而守,扼其喉而使不能进,情见势竭,必将有变。此用奇之时,断不可失。惟明公裁察焉。”帮助曹操重拾信心,坚持到最后胜利。曹操战后在袁绍大营发现许昌及军中的某些人员,曾私下写信向袁绍表态效忠,曹操下令将信件全部焚毁,收到了一着安稳人心的奇效。

三是双方集团对关键性人才的使用比较。双方人才使用的高下集中体现在对袁绍谋士许攸的使用问题上。许攸字子远,幼年时曾与曹操是好朋友,此时却在袁绍处为谋士。许攸偶然搜得曹操使者催粮书信,直接来见袁绍,急火火建议袁绍马上分兵袭击空虚的许昌,同时趁曹操粮草已尽的大好时机,分两路出击。这袁绍不听良谋也罢,反过来因许攸幼年是曹操好友而怀疑起许攸,逼得许攸直接投奔了曹操。

再看看曹操是如何对待来降的许攸的:曹操晚上刚刚脱衣休息,听说许攸来投降,穿着袜子就跑出来迎接,并且见面便拜,让许攸感动不已。后来的许攸献计,火烧袁绍粮草基地乌巢,便是再自然不过发生的事情。此一幕,后人有诗叹息:“本初豪气盖中华,官渡相持枉叹嗟。若使许攸谋见用,山河争得属曹家?”

山河依旧在,几度夕阳红。古战场官渡的硝烟早已散尽,远处似乎传来孟德公高唱“忧思难忘”,行思贤才若渴的春雨春风!

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黄其军

        作于2017年8月22日(古历七月初一)

      文中照片来源于网络,对作者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近期同类文章链接:

袁绍的前世今生

吕布——三姓家奴的悲苦人生

混蛋督邮

相关文章

  • 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 ——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官渡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

  • 巨大的惨战——官渡之战

    在三国中,有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我要讲的,就是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袁绍引起的,最后...

  • 官渡之战与孙子兵法

    官渡之战与孙子兵法 建安200年,袁绍兵至黎阳,以颜良为为先锋,攻打白马县,官渡之战始。 官渡之战是...

  • 官渡之战许攸投降曹操,导致袁绍大败,坑惨袁绍的却另有其人

    官渡之战是三国乱世的三大著名战役之一,官渡之战改变了历史走向,曹操以少胜多反败为胜。官渡之战的转折点在于袁绍的乌巢...

  • 官渡乌巢一战尽显曹操军事才能

    【官渡战役】 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曹魏平定北方最重要的一次战役。我更喜欢把官渡之战称为“官渡战役”。军事上战役属于战...

  • 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大战役之一,两方分别是:曹操vs袁绍。这一战打得非常精彩。 袁绍兴了兵马,向官渡前...

  • 淝水之战

    小时候上历史课,讲到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印象最深就三场,分别是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淝水之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发...

  • 三国中的战争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战争有三次,分别为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之战。 官渡之战曹操战胜的原因:1、...

  • 三大战役——官渡之战

    开头 在三国中,有三个天下——魏,蜀,吴,分别发生了三次大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官渡之战是财智多...

  • 读三国30一官渡之战

    官渡之战是三国中的一场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曹操与袁绍的军队双方蓄势已久,期待这场对决。 官渡之战看似是粮食之战。袁...

网友评论

  • 黄河歌者:反复改,越改越满意😊😊😊✍✍✍
  • 黄河歌者:听《三国演义》,感人生百味,书评《三国演义》之四✍✍✍😊😊😊

本文标题:官渡之战——一幕人才竞争的精彩舞台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jzmh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