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我在我的年度学业规划上这样写:
1.考雅思
2.拿到二笔证书
3.德语考级
…
导师评:建议先把雅思过了,再去考虑学习其他语种。
彼时我心高气傲,觉得自己精力旺盛、可以应付得来。
且,彼时我已学习德语一年,又因为有去日本的冲动,已经开始了日语的学习。
我永远充满干劲儿,动力十足,并且对自己的语言天赋有一丢丢的自信。
由于语系和语族的相同,德语和英语在很多方面不谋而合,因此与我而言,以学习英语的思维去学习德语会事半功倍。但日语不一样,它和英语及德语是完全不同的语言,反而和母语中文相差无几——这是一个超级大的干扰,明明就是汉字,却不是汉字的音。
额……这就很尴尬。因此我认定日语是目前为止最难学的语言。
但不是的。
我学不好日语的原因,在于我不愿意或者根本拿不出足够的时间去整理和学习。
这时候我才意识到:我的一天只有24小时,我没有三头六臂,甚至没有过人的智商。在一定的时间内,我只能专注地做一件事,而不是多管齐下。
这样的反省让我得以对自己的未来规划重新洗牌。
我放弃了日语,专心备考雅思,接着准备考研英语,学有余力刷德语口语。
我重新审视自己的兴趣爱好。我爱画画,爱摄影、书法、纂刻、写作……几乎所有我主动接触的我都想发展。但自始至终坚持在做的只有写作,甚至连从小到大坚持的绘画也因为在外求学而蹉跎罢了。
在写作这条路上,也是最近才开始重新定位。之前一直死磕小说——古代小说,后来因为办了公众号,又因年龄增长,对生活的感悟有点多,于是开始写一些随笔和观点。
总体而言,是越走越能明晰自己的方向。
至此,我发现:
二十几岁的我们很贪心,想尝试许许多多能够让我们眼前一亮的东西,总担心一旦没有尝试就错过了一个新世界。诚然如此,盲目尝试也只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最好是,能够想清楚自己要走的路,然后在一个方向摸爬滚打。
或者是,给自己定一个期限允许自己尝试,而不是永远在尝试,你总要确定一个合适的领域去深耕。
斜杠青年是很酷,但酷的前提是你在本行和跨界中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从根本上来说,本行的成绩才是让这个"杠"足够精彩的基础和支撑。
在斜杠之前,请先选择一个合适的执着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