脐灸

作者: Alluer | 来源:发表于2017-07-25 10:17 被阅读0次

第一章脐灸的原理

脐灸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源于古代,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干年的历史。实践证明,它具有简、便、验、廉等特点,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脐灸疗法属中医外治法之一种,是以脐(即神阙)处为用药部位并加以艾灸,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人体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神阙(即肚脐)是结构最特殊,定位最明确的腧穴,祖国医学认为,神阙为五脏六腑之根,神元归藏之本;经络学说认为,脐通五脏六腑,联络于全身经脉;气功理论认为,脐下(当指脐之深部)为下丹田之所在;现代医学则证明,脐为腹壁最后关闭和最薄处,最有利于药物渗透与吸收;几千年的临床实践也证明,脐灸可广泛应用于全身一百多种疾病,并有着较好的疗效。

近代,人们已经意识到现行用药方式所存在的问题,如口服用药,药效只能维持数小时或更短时间,致使病人不得不一日多次服药。因药物经口服进入消化道后,部分有效成分往往被破坏,不得不加大剂量甚而近于中毒剂量,威胁着病人安全。注射给药,既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也有许多不便之处。而祖国医学的脐灸法便是一种较理想的给药途径。

第二章 脐灸的功用及适应症

脐灸的临床功用及适应症非常广泛,脐灸对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经、心血管等系统均有作用,并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可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皮肤、五官等科一百多种疾病的调理,并可用于养生保健。概括说来,

其功用如下:

1、 健脾和胃,升清降浊:脐居中焦,为经络和气化的总枢,脐灸可增强脾胃的机能,使清阳得升,浊阴下降,故临床上对胃痛、痞满、呕吐、泄泻、痢疾、纳呆等病症有较好疗效。

2、 调理冲任,温补下元:脐通任、督、冲、带四脉,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督带与生殖及妇女的经、带、胎、产息息相关。故脐灸在临床上可用于妇女月经不调、痛经,崩漏、带下、滑胎、不孕等疾患。

3、 通调三焦,利水消肿:三焦为水火气机必通之道,脐居中主枢,可转运阴旧之气,激发三焦的气化功能。临床上可用于小便不通、腹水、水肿、黄疽等病症。

4、 通经活络,理气和血:脐通全身经脉,脐灸可使全身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临床上可调理痹证及诸痛证。

5、 敛汗安神,固精止带:脐灸能收效人体的精、气、神、津。临床上常用于调理自汗、盗汗、滑精、惊悸、失眠、带下等。

6、 扶正祛邪,养生延年:脐为先天之命蒂,又为后天之气舍,具补脾肾、益精气之功,为保健要穴。

脐灸可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有却病保健、益寿延年之功。临床上可用于虚劳诸疾和预防保健。

第三章 脐灸的操作规范

传统脐灸可以用面粉制作一次性的面碗,取面粉适量,以1: 3. 5—1:4的比例用水调和,做成圆桶状,面碗底部中间开孔,开孔应比患者的脐孔稍大,以方便使用。

脐灸罐准备好后,将艾绒搓成艾柱,成三角锥型,约乒乓球大小。脐灸一次准备5-7个艾绒柱。

操作方法:

1、令患者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用75%乙醇在脐局部常规消毒。

2、将脐灸罐置于肚脐上,用毛巾围绕四周,注意保暖,勿受风寒。

3、取一小袋脐灸粉,从脐灸罐内填满脐孔,以脐灸粉填平脐灸罐底部圆孔为宜。

4、用艾炷置于药末上,点燃艾柱,连续施灸5-7壮,约1.5小时,以脐周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5、灸后用医用胶布固封脐中药末,12小时后自行揭下,并用温开水清洗脐部。

第四章 脐灸的注意事项

脐灸的注意事项

1、 一般宜采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脐部,以方便用药和治疗。

2、 脐灸时应用注意保暖,尽量减少皮肤直接裸露在外。

3、 脐孔内常有污垢,应用脐灸时,一般应先用75%的酒精棉球对脐部进行常规消毒,以免发生感染。

4、 脐灸用药有自己的特点,一般情况下宜简单辨证用药,方能提高疗效。

5、 脐部皮肤娇嫩,脐灸壮数较多或时间较长时,可先在脐部涂一层凡士林后再做脐灸,可避免脐部皮肤起泡。在给小儿用药时尤应注意,可适当减少脐灸时长,以避免烫伤。

6、 脐灸后一般用医用胶布固封,个别人对会对胶布等发生过敏反应,可见局部痰痒、红赤、丘疹等现象。可暂停用脐灸,外涂肤轻松软膏,待脱敏后再继用,也可改用肤疾宁贴膏或纱布包扎固定。

7、 由于脐部吸收药物较快,故用药开始几天内,个别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或隐痛感,一般过几天会自行消失。

8、 慢性病和预防保健应用脐灸时,每个疗程间可休息3—5天。以免引起脐部过敏反应。

9、 孕妇若非治疗妊娠诸病,宜慎用脐灸,有堕胎或药物毒副作用发病史者更当禁用。

相关文章

  • 应牢记的3大灸法口诀:黄帝灸法、扁鹊灸法、窦材灸法

    一、黄帝灸法 男妇虚劳,灸脐下三百壮。 男妇水肿,灸脐下五百壮。 阴疽骨蚀,灸脐下三百壮。 久患脾疟,灸命关五百壮...

  • 悬灸+脐灸,能量的引爆

    脐灸加悬灸,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个能量的引爆;脐灸,一个静态的能量体,加上悬灸的引发推动,把脐灸的能量无限极的...

  • 脐灸

    【肠系膜淋巴结炎】 如果孩子经常脐周或腹部不明原因的疼痛,医生很可能会告诉你这是肠系膜淋巴结炎,B超提示孩子有肠系...

  • 脐灸

    脐灸作用 1、健脾和胃,生清降浊 脐疗可增强脾胃机能,使升阳得升,浊阴下降,以健脾止泻,和胃降逆。用于胃痛、反胃、...

  • 脐灸

    第一章脐灸的原理 脐灸是祖国医学的瑰宝,源于古代,在历代的中医文献中有大量的散见记载,并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已有数...

  • 脐 灸

    神 阙 穴 肚脐中医上称为神阙穴,是人体的第一张嘴,是所有经络的汇集点,是人体的重力吸收黑洞,他...

  • 脐灸

    一分钟了解脐灸 脐灸 脐灸,是中医的一种疗法,即在肚脐上隔药灸,利用肚脐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的特点,借助艾火的...

  • 脐灸的认识-丹江口福宝小儿推拿

    什么是脐灸? 简单来说,脐灸就是在肚脐上做艾灸。但是要细说的话,我们就要追溯到古代我们老祖宗的身上,古代就有脐灸一...

  • 不一样的七夕

    今天是七夕,是一个非常浪漫的节日,早上我6点左右起床,起床后给自己做了一个脐灸,我已经连续做了几次脐灸了,脐灸...

  • 脐灸过程中的各大病证反应

    神阙穴俗称“脐肚眼” 也就是脐灸!脐灸过程出现的反应:酸、麻、胀、痛、痒 举个简单的例子,水管堵塞了,如果要把它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脐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wf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