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心心在家上了整整一个学期的网课之后,终于开学了。虽然现在学校管理也很严格,不能轻易请假外出,但对于年轻人来说,我觉得在校园里,有真实的同龄人、有集体生活、有社交、有社团活动,这样的生活还是比在家面对网络更正常。
开学后这一个月,学校管理的严格程度也比我预期的要好,心心中秋节回了家,上个周末也回了家,国庆学校放了三天假也可以回家。其实我觉得这样的频率正好,这样我可以有自己的自由时间,也不用因为长时间与孩子分离而想念。
二
那天我下了公交车过马路,车站旁边有一段斑马线,但这是一条小马路,并没有人行道红绿灯,所以只能自己观察着趁车少的时候过马路。我站在斑马线前等待疾驰而来的一辆车过去,然而这辆车突然减速了,然后停在了斑马线前。我看着这辆车,过了两秒钟它仍然没动,我才确认司机是在礼让我这个行人。我赶紧过了马路,心里不由地感慨:这种应有的礼貌,只是因为太稀少了,当它出现的时候,居然都让人不习惯了。
感慨完才后悔,我没有给司机一个很明确的动作示意来表达谢意。对于这样少见的礼貌,更应该让人看到礼貌被接受后的肯定及回应。
三
很高兴有机会参加了一个试茶会,主持试茶的小林老师说,他们经常会接到农科院寄过来的茶,做一些试茶的活动,用以收集人群对这些茶的评价,品茶人群懂茶或不懂茶都可以。听到“懂茶或不懂茶都可以”,我就放松了,虽然是试茶,但我也把这次机会当作品茶。
试茶的过程非常有意思,小林老师每次拿出来两份茶叶让我们对比品尝,品茶过后,我们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并在这组茶中选出自己喜欢的一个。这些农科院寄来的茶叶只有编号,其他任何信息也没有,这么做是为了屏蔽一些先入为主的干扰信息,更纯粹地只关注到感受。当然对于小林老师这样的专业人士,即使什么信息也没有,他也能喝出来这是什么茶、几年的茶、南方仓还是北方仓储存的……
小林老师虽然很年轻,但专业知识很丰富、很系统,并且很有科学性。他不但会像传统的茶博士那样介绍茶的品类,口感,还会用科学知识来解释为什么这样的茶好那样的茶不好,比如茶香中的芬类物质应该怎样激发出来,茶叶中的蛋白质如果焙烤过头会怎样等等。
我们一共试了六款茶,之后,为了让我们这些试茶试多了已经有点喝糊涂了的人明白过来,小林老师又给我们泡了标准答案:60分的单枞。小林老师告诉我们,喝起来这种感觉的单枞才是达到及格线的单枞,以后可以以它为标准来简单判断一下自己喝的单枞是多少分的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