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书法
身份的思辨 觀展有感

身份的思辨 觀展有感

作者: 走了拜拜 | 来源:发表于2020-06-28 20:21 被阅读0次

以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为伊始,以独具科幻感的月球想象作为结束。

香港本土画家容子敏,以一支画笔、一组水墨,贯穿中外古今东西,以自身成长经验为背景,立于过去和未来之间,思索身份认同之议题。

几个篇章分别代表明月寄相思、寻根溯源、求同存异、中西融合、回归传统、迷茫与未知…

第一件做作品是书法了苏轼的《水调歌头》,容子敏告诉我,“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代表“思乡”,而《水调歌头》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弟弟苏辙的,因此,第一件作品,是关于至亲、手足的连接。象征香港与内地割不断的血缘。

第二件作品是一副水墨。一颗树,一面用力向光生长,一面是根系的向下衍生。枝业纠缠,盘根错节,泥土的颜色从浅棕逐渐过渡到深沉的黑……大片黑墨的晕染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这代表这寻根溯源——父辈的记忆还是清晰的,但父辈的父辈,父辈的父辈的父辈……时间越往前推演,记忆也变的越来越幽深。

第三件作品:水墨太湖石。容子敏说,太湖石本是长相奇怪,但形状各异的它们被摆放在不同的位置中(如园林景观)便会彰显出另一种魅力。就像我们每个人,本就是各不相同的,但我们在一起才构成了一个多元的社会景观。

第四件:用抽象的水墨画出英文字母HONGKONGGAN,“这无关正治,就好比当你介绍自己是四川人还是湖北人,一个地域身份的label,可以让对方很快了解你是来自南方北方,你的饮食习惯是什麽、气候环境怎样、又有什么样的文化背景……HONGKONG也不列外,它也有自己独特的地域特色”

说到文化背景,我们自然过渡到第五件作品,一副山水,用了中国传统水墨与西方颜料共同完成,也象征这中西方的文化融合,就像香港这座城市,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國際中心及航運中心,自1842年割让给英国之后,便走过了百逾年的殖民历史。“我成长在英殖民时期,从小所受的是英式教育,西方文化早已浸染在我的思想之中,回归之后,面临一个巨大的转变,未来是怎样,一切都是茫然与未知的。”他说。

他的第六件作品,是最能代表他艺术风格的画作。也是一副山水。他说,这幅作品是他的创作初心,也就是道家说的:“上善若水”。 面对那些困惑、迷茫,对未来的不可知,作为个体的我们又回給出怎樣的答案呢?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只是想到王维的这首诗。

第七件作品,是一个2分半钟的video,故宫、黄河、狮子山……展示了容子敏这两年来游历的祖国大地以及香港本土著名景点;第八件作品從左向右拼接了古代山水及现代香港都市,红色的云雾逐渐覆盖大地,是回归传统还是面向未来?画家在此处特意留白,给观者思考和填充的空间;第八件:一副水墨 赤壁,配上毛的詩,小楷字體与景交融,迴歸經典……他说 “物还是那个物,只是人與事,早已时过境迁了。”……最后一副也是最特別的一副,是畫家用水墨描绘了想象中的月球表面,有山川、有河流,他特别用行书在旁側抄写泰戈尔的一首英文诗sail away……

至此,劇終。這個命題沒有答案。

------

叹服画家在第一章书法了苏轼的《水调歌头》,结尾处又用毛笔书写了泰戈尔的《sail away》收笔。即是创新手法,也完成了中西两位诗人的隔空对话。兩首詩,與船、與水密切相關,亦有漂泊的意味,以此回应,在混沌中困惑、游离、漂泊的渺小个体,只有凭借着对事物的想象(艺术的手法)描绘这个不完整的世界。

時间循环往复、思潮日益更替…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受文化的影响不同,对事物的认知也不会相同。没有人能够一览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全貌,也就无法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所谓:“没有事实(真相)只有对事实(真相)的描述”

关于身份认同的问题,不只是香港,我们每个人都有。对于我来说,是女性、是港漂、是三十将至的惶惶不安,是求真与现实的背离,是介于内地与香港间的异乡人…身处在这动荡的局势之中,也比许多人更能理解双方的那份撕裂之感—-没有人是绝对错误的,也没有人是绝对正确的,有的只是“不安”。

谢谢容子敏的邀约并亲自导赏。这是自去年以来第二次来看他的展,也对他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两年最大的收获,除了思辨的训练,还有就是认识了各种各样优秀的人,从他们身上拓宽思维的边界,时刻提醒着我“不要狭隘”。

Ps:我本想在观展后选出一张最喜欢的画作作为今天的总结,但画家心思细腻,逻辑缜密,又有着受训人文学科的背景,整个策划如一篇结构完整的论文,有点有论,环环相扣,任何一副都无法独立成章完全涵盖今日之主题。欢迎观展,一览关于身份思辨的前世今生。

画家简介:容子敏,香港出生。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中国绘画文凭(2006)、香港公开大学中国人文学科文学士(2011)。师从区大为老师习中国书法及篆刻、熊海老师习中国水墨。容氏多次参与香港及海外展览,包括英国、美国、韩国、新加坡、印尼、台湾、澳门及中国大陆,又取得多个艺术奖项,如「香港当代艺术奖2012」、「超以象外—中国抽象绘画作品展2008」、「夏利豪基金会艺术比赛2006」、「香港艺术双年展2005」等。水墨作品获香港艺术馆、企业机构及私人收藏。容氏现从事设计和艺术教育,亦为香港设计师协会全权会员、香港美术教育协会会员。

展览信息:

主题:Sense of Identity |身份的思辨

主办:Our Gallery

地点:湾仔轩尼斯道302-8号集成中心UG10

日期:2020年6月8日至8月31日

时间:上午11时至下午6时 (周一至周五)、下午1时至5时 (周六)、星期日及公众假期休馆

相关文章

  • 身份的思辨 觀展有感

    以苏轼的“明月几时有”为伊始,以独具科幻感的月球想象作为结束。 香港本土画家容子敏,以一支画笔、一组水墨,贯穿中外...

  • 自我發展#44 - 如何確立身份認同?

    出處:得到專欄 自我發展心理學44 青春期使命 - 如何確立身份認同 人從更宏觀的角度,講整個人生中的自我發展,看...

  • 觀球有感

    乒乓台上響叮档, 左抽右射霸氣揚。 國球千載雄世界, 只緣高手佈街坊。

  • 觀雪有感

    有人說過,雪落下的聲音是无聲的靜默,风乍起时吹動的玉絮,墮紛紛。 寒雀喧喧,栖满竹枝,宛轉悠揚;驚風淅沥,六出花飛...

  • 觀書有感

    朱熹(南宋)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這半畝大的方形水塘,好像一面...

  • 觀樹有感

    從來覺得景觀可憐, 不能隨自己的意願生長。 此時此刻才發覺, 它伤傷口上的堅強。 固執己見的倔強, 何嘗不是一種淒...

  • 觀自性有感

    无所从来 亦无所去 如来 無求即得 我執即妄 念如水中月 一撈一場空 所謂離人笑 莫不過咫尺天涯 恍恍惚惚江湖路 ...

  • 《觀影有感》

    觀張先生視頻有感,憶起清人.程允升《幼學故事瓊林.夫婦》:“孤陰則不長,獨陽則不生,故天地配以陰陽。”萬事萬物還是...

  • 皇后大道觀展記

    和乐哈哈约了多次的观展之行终于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本以为是走马观花的拍照之旅,没想会获得意外之喜:在皇后大道HAR...

  • 厲害了,我的國

    厲害了,我的國。這是一部真實的紀錄片,記錄了中國近5年的發展史,它是一部宏觀與微觀的結合,是宏主題的體現,也是微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身份的思辨 觀展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cg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