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沟通是个技术活。
人生就是体验的过程,放手去经历吧!
人一般都会很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位置。
晚上和爸爸喝茶聊天,他提到,自从他生病后,看似疏远的小叔已来过几次,十分关心,而平时年纪相仿的二叔却只来过两次。爸爸表示小叔做生意,见过世面,这次的表现显示他的情商高。他还讲了遇到的一些人一些处事方式,及给他的感受。
突然觉得,爸爸看起来很坚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实际上很为他人着想,也很在乎别人的看法,会去感受到别人对他的态度和做法。
临睡前,家公突然间来了电话,问啥时回去过年。原来是晚上刚刚与家婆在言语上有了矛盾,他气得不行,根深蒂固地认为,他与家婆相处不来。他谈了自己多年的委屈,与家婆的不和。
作为晚辈,实在无法掺和其中。我来句顺其自然,结果家公便来一句,那他决定和家婆不再说一句话。
静下来想想,为什么家公家婆会彼此难相处呢?从前世因缘上看,百年修得同船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他们俩都是对自己的付出给予肯定,而对方的行为表示了不满及受到了委屈。
说再大的矛盾,晚上睡了一觉,醒来第二天什么不满都忘记了。是个大度的人。而事实上,某些话便像刺一样,被深深扎在心间。
突然想起《非暴力沟通》的沟通精髓。
关于倾听,试着更多的去倾听,及时的同理和观察并体会对方的情绪,而不轻意评判,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做到尊重。
观察,说出事实;表达感受;说出自己的需求;提出具体的请求。
对于家公来电的倾诉,我可以这么说:
我:“我看到了你和家婆沟通上出现了不畅,她对你说出的话,总是在不经意激怒你。你很苦恼与家婆的相处。她说出的话。”
我对于家公和家婆的相处之道,还真没想好自己的需求是什么,有什么具体的请求。
上次家婆在诉说对家公具体行为的不满,还在家庭群上发了控诉视频。而家公却觉得家婆小题大作,对自己老公总是纠着不好的不放,不知道感激他对家庭所付出。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还是要好好回炉学习《非暴力沟通》,深感有效沟通真是个技术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