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人,都会经常在意,自己是不是一个有价值的人。
在别人都“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的时候,我只能暂时考虑怎么“位高权重责任轻,钱多事少离家近”。很多人不是不向往前者,而是现在,没有资格。
很多人一生追名逐利,向钱看齐。但他们忘了,真正赚钱的人,并不会刻意赚钱,而是顺带赚钱。
《穷查理宝典》里面提到,为什么穷人一生都很穷,不是他们不会赚钱,而是不会用“脑子”赚钱,只会用时间换钱。而有钱人喜欢用多远思维模型武装自己的大脑,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从而躺着赚钱。
这么说,衡量一个人能不能赚钱,就看他是不是可以持续产出价值。而单位时间的价值产出比是衡量一个人价值纬度的标准。因此,如何有价值地利用时间,就变成了衡量一个人是否可以持续产出价值的标准。
总结一下,看一个人是不是能赚钱,就看这个人怎么聪明地利用他自己的时间。
第一:用单位时间创造单位价值
世界上80%的普通人,都还停留在用单位时间换取单位金钱的领域。比如大城市格子间里的小白领,路边买煎饼的大妈,一家小夫妻店餐馆。都处于赚钱的第一个层次:一份时间一分收获。
这种情况下,只要不干活就不会有收入,只要遇到不确定因素:经济形势下滑、雨雪天气、拆迁修路等等,都会对现有的收入模式产生巨大冲击。而且,用这种线性思维模式,如果一个夫妻店一年赚20W,如果想一年赚100W怎么办?再开4家相同的店面。
但,多开一家店,就多一份不确定因素,反脆弱能力极差。万一有一家店失败了,可能把之前赚的钱都赔进去。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因此,这就是赚钱的第一种模式,用单位时间创造单位价值的局限性。而且,普通人用这种方式只能达到温饱小康,想靠这样勤劳致富成为有钱人,难度比较大。
第二:用单位时间创造无限价值
赚钱的第二种思路,是花一份时间,产生多份价值。也就是赚钱的指数型思维。
比如简书现在非常流行写作赚钱,做自媒体赚钱。理论上有这种思路的人都比较聪明了。因为这就用互联网的力量,放大自己投入一份时间理应获得的价值产出。
理论上,我写一篇文章,理想状态下是可以被全世界人看到的。这就意味着,我用了一份具体的时间,换取了指数型增长的读者的注意力,并给他们带来价值。
包括作家,做知识付费行业,程序员等。他们的劳动产出,都遵循着用一份时间的投入,理论上获得无数份指数型回报的模型。
作家睡觉的时候他的书还在卖,知识付费的老师花三个月写了一套课程可以在网上卖10年,程序员只需要写一次底层代码就可以持续性提供某个服务。
因此,你会发现做这些行当的人,赚起钱往往“不按常理出牌”,他们的增长模型是指数型的,而边际成本和投入产出比是趋低近零的。
第三:用无限时间创造无限价值
如果你认真读过了上面两条,你会发现用“时间”创造“价值”是我们一直没有偏离的主题。
无非是用“多少时间”来创造“多少价值”。因为囿于“分母时间”总是有限的,我们只能通过尽可能扩大“分子价值”,从而更有效率地赚钱。
那到底有没有通过把分母缩小的形式赚钱呢?
还真的有。
用更少的时间,赚到更多的钱。要想花费自己更少的钱,怎么做?
买。
通过固定的钱,来买别人的时间,为自己创造价值。世界上的有钱人都是这样的玩法。
从你最熟悉的你的老板, 是不是一个月给你固定工资来让你为他创造尽可能多的价值。这里要改变一个概念,老板雇佣人并不是雇佣了你个人本身,而是用一个固定成本,把你的时间买下来了。因此,如果你上班仅仅为了钱,而降低工作效率,浪费自己的时间。真正吃亏的并不是老板,而你是自己。他再亏不过是一个月亏几千块,而你失掉的可能是整个青春。
所以说,话说回来。要想真正成为一个很能赚钱的人,最终极的方式还是要去购买别人的时间,为自己创造无限的价值。
最后总结一下,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很能赚钱的人呢?
第一、用单位时间创造单位价值:任何人都是从这一步做起的,关键是你在做手头这个工作的时候,有没有期望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第二、用单位时间创造无限价值:这个阶段主要是靠被动收入,也可以说睡后收入。通过版税,理财,投资,等方式,把自己的单位时间有可能产生的价值放大。
第三、用无限时间创造无限价值:通过固定成本来购买别人无限的时间,然后设计一整套标准化的时间价值转化模型,让更多的人进入这个模型为自己创造价值。
如果你看懂了这三条赚钱的方式,恭喜你,你一定会是个有钱人,现在不是,将来也一定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