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完材料,今天终于鼓起勇气,想写完之前“一个故事的A面”的后续。
其实这个故事很简单,那个A面故事里的主人公,在我讨论分离的时候,突然意识到TA评价自己的“突然之间丧失了学习的能力”,“就好像是学习智障”,这个暗无天日的斗争了四年,才找回来的学习能力,很有可能是因为当年在学习高压下,患上了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简而言之,就是我们日常说的“多动症”。
多动症不是一般是说小孩吗?在这之前我也这么以为。哪怕是在做了心理咨询师之后,我对多动症的症状,都曾经局限的以为,这个病就是说“小孩、愿意动,然后过了界”。
而这个症状真正走入我的视线,是因为我在微博上看了一篇果壳网的一位ADHD患者的自述,上面描述了她终于拿到ADHD确诊证明后,终于知道自己冲动、注意力难以集中,总会忘事,居然是一种疾病的时候,她如释重负。因为终于有医学可以告诉自己,自己一直做错事忘事却始终改不好,不是自己的问题,只是因为她生了病。
我顿时意识到果壳网自述里主人公描述的故事,和来访者很像,TA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分心,为什么会忘记teamwork,为什么会忘记时间,也总因为忘记事情,被同学朋友描述为不靠谱,甚至被这种不靠谱而孤立,最后引发人际关系障碍。但所有的事情TA都找不到根,“就好像突然被上天收走了我的专注,这个能力没有了。”
也就是在这个故事驱使下,我去查阅DSM-5,才发现事实上,这个听起来挺不可思议的病症,正在我们身边切实的发生着。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ADHD有明确的诊断标准,是一种疾病。全球学龄期儿童及青少年患病率约为5.29%。
虽然其发病原因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但已有的研究证实可能跟遗传、基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相关基因)、维生素D缺乏、脑损伤、怀孕前三个月使用抗抑郁剂,孕期吸烟饮酒、早产(<37周)、低出生体重、免疫系统、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因素造成好动和认知行为障碍)等有关。
它的症状主要体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过度活跃、学习障碍、白日梦或局促不安。患病者好像总是在“分散”和“求新”,他们需要像蜂鸟一样,从一个刺激转向另外一个刺激。
我觉得这个症状的最大危险并不在于它很难治疗,而是它很难被家长或者自己发现。因为太容易被忽视了。
比如我们看孩子,总是左蹦右跳不听使唤,或者总是弄坏东西一刻都不肯安静,会不会很自然就当做“熊孩子”,然后认为应该给予更多的管束?
哪儿会思考,孩子是不是是因为生病了?
但真的很有可能,孩子就是患了儿童ADHD。因为在他的感受里,他是不能跟你的时间同步的。所以他根本不可能能听得空你说的指令。曾有研究证明,ADHD患者会比正常发育的孩子感觉时间过得更快。而当患者接受药物治疗之后,他可能第一个感受就是“我终于感觉一切慢下来了,就像感觉时间在跟世界同步。”
我的来访者跟我说,“我已经不记得为什么我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我觉得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听老师讲课,但是我就是听不懂老师在说什么。曾经我完全听得懂,但现在我就是听不懂。甚至我都不懂为什么我听不懂老师的知识点。”
ADHD在上进的孩子的生活里,特别明显的经历,就是明明觉得自己很努力,但就是无法跟上老师的节奏,因为自己都没注意到注意力有分散,就已经分散了。甚至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忘记,就已经忘记了。
来访者说曾经忘了和同学做PPT,等到同学质问的时候,TA也在问自己为什么忘了,自己都想不到原因可是就是忘了。这种痛苦我们一般人难以理解,我们只会觉得这个人“不靠谱”。
但是如果儿童ADHD在一早被干预,那么早起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大大改善和缓解很多症状。
目前已证实对ADHD的有效治疗模式,包括:行为矫治、音乐治疗干预、对家长进行培训、药物治疗、强化实践概念、学校干预等有效,这些方法能像治病一样,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在入学后,尽量跟上学习的节奏,那么他的人生很可能能做到跟同龄人同步。否则,大概率会被落后,如果纯靠意志力跟上同龄人的节奏,我认为很难很难。
同样我们也不要将ADHD局限在儿童。事实上已有研究证明,并不是所有的成年ADHD患者,需要在12岁以前已有注意力障碍和多动冲动症状,就算DSM-5,也只是说若干成人患者在12岁以前存在这个症状,并不是全部。但正是这个误解,让无数ADHD患者被误诊。
就算是在心理咨询室,它也很容易被咨询师遗漏,因为咨询师很容易被其他诸如抑郁、焦虑、躁狂等症状吸引注意力,导致判断漏诊。
这点是我的亲身体会,比如我的A面故事里的主人公。虽然我接触TA的时候,ADHD症状已经接入尾声,但我完整的听完了TA四年与“注意力缺失”斗争的经历,我却丝毫没有与ADHD联系在一起,这是我的失职。
写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在感慨,如果每一个家长,每一个成年人,ADHD的常识能更多一点,如果来访者的父母或者老师当时能将“学习力被突然抽空”,和ADHD联系在一起,带孩子去看病,TA可能根本不用遭受四年非人的心理和生理的折磨。
知识缓解焦虑,科普解决问题。愿在知识面前我们都更多谦卑,诚心向学,愿科普之光照亮你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