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写在前面
- 读书笔记的作用是便于内化输出及查找,实用为主,切莫只为了做的好看而浪费时间
- 根据第一条,建议使用云笔记(推荐印象笔记),可以随时随地整理阅读,不受空间约束,不要使用纸质笔记本等线下方式
- 减少读书的停顿,一旦放了一段时间后很难再拿起来流畅阅读
二)怎么找书
- 豆瓣、亚马逊平台书单
- 出版社、作者等维度统一阅读
- 书中推荐的书,便于做主题阅读
三)不同类型的读书笔记
-
部分小说:如侦探小说等部分虚构类书籍。娱乐性远远大于实用性或感悟,简单记录书籍属性(如书名、作者、阅读时间、梗概等)及关键字句即可。可直接参考印象笔记读书模板
模板
-
心灵书籍:文学书籍为主。不论是虚构文学还是纪实文学,往往都会引发多的思考,可以不断构架起自己的三观,最终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思考体系。因此整理除了书籍属性外,更多的是主观感受:不论是整体上还是某段话带来的内心波动和思考。
-
认知书籍:这类书籍种类比较多,如哲学类、心理学类、经管类、科普类等。几乎很少有心灵上的触动,认知为主。带来的往往是了解未知事物的干货或者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其笔记结构大致如下:① 首先需要明白读它的目的性:是学习哪方面的知识,还是要解决具体哪一方面的问题,通常可以用一句话说明;② 依据目的可以延伸展开:比如这是一本关于量子力学或者哲学发展史的扫盲书,那么它写了哪几方面的知识,如何通俗的表达并容易接受,是需要一一列举的;又如这是一本关于如何有效沟通的书籍,那么作者从哪几个方面阐述,这些方面的论点依次是什么等;③ 需画出对应的思维导图,方便复习时能快速回忆。④ 最后是输出表达,其他人能够通俗的讲解,从而更能加深自己的内化及运用。而这类书籍也更适合从同一作者、同一观点等维度做主题阅读或扩展阅读。
-
综合类书籍:历史文化类。这一类别书籍比较特殊,因为它既包含认知部分,又有很大的主观性,很难将其放置前面几部分的任意一个,因此这类书籍构建读书笔记就要具体而论了。简单来说除了明显可以像第三条前部分说的整理知识脉络外,部分字句引发的大历史观思考也是可以深入挖掘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