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学习散记(九)
文/铨斋
1.我觉得可以避开敏感词表达观点和情绪,万事万物皆可诗。
2.费尽人间铁血,何如不燃烽火。
3.意趣与我心。意趣很重要,无我只能说是无趣。
4.余墨君有《凉夜》诗:玉枕纱厨夜未央,秋心一半是寒凉。鸳鸯纽扣无人解,并向蛾眉怨个长。第三句意若轻浮,如把解字换成结字或可逆转。但此类感情用绝句也略不适宜,词牌比较合适。
5.诗词中用常用词语,改变其本意,也可以出新。近读工部诗,并不是艰涩难懂,不好懂的一般是时间隔太远语言环境的变化导致,若在当时应该毫无难度。引经据典而畅晓明白,或者只有畅晓明白即可。与新颖韵味深意等并不矛盾。油者新且深自不油。
6.老道老师说:绝句应浑然一体,深以为然。
7.关于格物的一点心得:本来人就是人,物就是物,并无相通。当人的感情和意志需要找个寄托,找个出口时,便有了咏物。单纯咏物的形色状态等自然美,是诗的意趣,也是诗的基础,但并不是真正意义上诗的目的。如果能把咏物提高到格物的高度,不管是从物的哪一方面,只要找到与人相通的点,包括谐音谐意都可以,这个相通的点就可以从人的角度加以深化、扩展和升华,从而创作出真正的诗。这个点如果是有大能量和大的形象韵味的地方,就可能塑造出伟大的诗。能通过咏物诗的意境来影响别人,使别人获得愉悦或者能量的诗,可以称为格物诗。当然,只要不是纯粹心语情语的表达,都是要托物,要比兴的,广义上也都是格物的范畴。从最广泛的意义上说,一首诗的题目就是物,即使是一种情绪做题目也可以当做物,我们的作品必须围绕这个物去格,脱离这个物的写法都是不合格的,有时似离非离,能放能收的距离把握很重要。
不粘不滞,须长期练习。就像最近看的一个鸡汤视频,德美日都有大量百年几百年的老店,我们诗词这个老店都几千年了,前人栽的树枝繁叶茂,我们没有理由锯掉,向古人学习加自己勤练习,十年几十年,一定会有传承和突破,格物也能格出新高度新境界。
顾随先生不提倡咏物,原因未知,但是自以为只要有题或者即使无题,只有有个意在,围绕这个意的创作都是咏物,没什么不可以咏的。不过单纯歌咏就没什么必要,还是要能格物,发现与人相通处。
8.有时想不明白的地方,写着写着就明白多了。
9.我老爹喜欢评论国家大事,国际风云,我就说他是拿着三千退休金,管三千亿的事。
10.敌人的朋友就是敌人。什么文明自由,都是遵从丛林法则。
11.我以为采风宣传或者命题作业之类一般都属于应制诗,属于练习题,遵从内心的灵感才是更好的作品。
12.关于炼气。想到这个炼气,忽然觉得万物皆有相通。歌曲的唱法,乐器的节奏,演员的情绪,戏剧的做派,武术的套路,运动员的呼吸,文学的风格,熟能生巧之外,都有个炼气的拔高过程。
所谓炼气,首先是词句的选择。从主题和须表达的意出发,让每句都能读出节奏,舒缓还是急促,高亢还是低沉,婉转还是豪放,转折还是宕开,起承转合还是赋比兴,有了这个节奏就可以游刃有余的选出合适的用词。当初稿完成后,再从事理、节奏和情绪上完善调整,你的情感和意志就会真实而文学的展现出来。
气者,勤炼自有气。不过还得坚持,情操为上,情感次之,情绪最弱。一般是发于情绪,动以情感,持之情操。至于风骨气度,须慢慢磨炼。
13.诗词应以兴趣主导,从情志和事理入手,掌握了情志的深刻和事理的通顺再炼字词句气脉,而后有创新。
14.诗词常以酒梦作结,千篇累牍何以有新。自勉:无席不言酒,无眠休说梦。
15.四句的起承转合要明显,转了还要事理合理,不如词牌铺垫的多,所以感觉绝句很难。
16.事理顺是第一位的,如果说话的因果关系都不对,词句再好也不是好诗,然后情深自然词句好。
17.关于句读。韵句为句号,非韵句为逗号,看来标点符号用处不大,但是读诗词时停顿的长短是和句读相关的,写诗时不得不思考。
18.从来不背诗,也不求甚解,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带入读诗。不用过度解读,就读意境,甚至带入自己的经历,并不用了解创作背景,背后故事什么的。甚至典故大部分也不知道。
19.学诗还是从模仿古人开始吧,现在人没有古人的基础,全靠自己摸索很慢。
20.还是要找到自己擅长的,诗经体、离骚体、古体、近体、词、曲。我是更喜欢词牌,一般不可能每一项都好,诗经体我是肯定写不好。感觉诗经好多来回反复的,节奏慢,抒情更慢。
21.每读一首都用一句话说一下感受,什么都可以,真实感受就行,日积月累就感觉与作者更近了。自称:一句话读诗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