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知和曰常《道德经》8-55

知和曰常《道德经》8-55

作者: JIE制 | 来源:发表于2024-07-29 00:05 被阅读0次

旅途中,关在各种式样,不同速度的箱盒里,飞机,高铁,汽车,地铁……本质上都一样,暂时与现实世界脱离,短暂的放空。区别只在于隔离的时间长短,以及是否能完全与现实脱钩。

这种意义上来说,飞机是最好的,强制中断信息交互,断联的时间足够长。高铁要差一点,交互依然可以发生就意味着有随时被打扰的可能,但如果时间足够长,又可以稍微让隔离的体验感更充裕,这样即使发生信息交互,感觉上脱离现实的体验也是极好的。

放空,完全的放空,在单调的环境噪音和不能被完全打扰的半隔离空间,每一秒自由都是珍贵的。

有人遇刺,有人退选,有人以前几无可能却阴差阳错拥有可能。世界的棋局稍微动一粒棋子,就已完全不同。

老子说,不出户,知天下,今日新解:不出户,自然有算法圈定的定向精准信息投喂,想和世界脱钩都没有可能,天下是设定好的,每个人看到的并不相同的世界。

心外无物,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而是心在动。


道德经-第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

【注解】
一个人有着深厚的德行是什么样子呢,就如同刚刚出生的婴儿一样。

即使是蜂蚁蛇蝎这类毒虫,也不愿意去蜇刺骚扰他;即使是如同虎豹这样的山林猛兽,也不会用爪子抓捕他;即使是鹰雕这样的凶禽,也不会轻易扑向他。虽然婴儿的筋骨特别柔软,但他的小拳头握得非常紧;虽然他不懂男女交合的事情,但他的生殖器勃然挺立,这是因为他的精气纯阳旺盛到了极点。尽管他整日大声号哭,但是他的声音非常清亮而不沙哑,这是因为他无欲无为,内心极其恬静柔和。

懂得和谐的作用,处事就会持久如常;懂得遵循自然规律,就明白了世间最基础的道理。对身体健康和生命延续有利的,就是吉祥的祥瑞;而一旦被欲望操纵了肢体,就会逞强。

世间万物,发展到极为强壮的时候就必然走向衰败老化,这正是因为它不符合“道”的规律。不符合大道的规律的事物就会提前走向衰亡。

相关文章

  • 人生智慧三个知道:知常曰明、知足常乐、知止不殆

    知常曰明 出自《道德经》”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曰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

  • 56-3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老子智慧和领导艺术之56–3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出自《道德经》第56章,意思是,明白共处的...

  •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譬之金之在冶,经烈焰,受钳锤,当此之时,为金者甚苦。然自他人视之,方喜金之益精炼,而惟恐火力锤煅之不至。既其出冶,...

  • 2019-1-12(道德经:54~55)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 学习笔记丨警惕高峰状态

    《道德经 第五十五章》 "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释义:懂得和谐与自我调节,就能做到恒久与可持续。懂得如何才能做到...

  • 做人不跟风,不失态

    《道德经》所云“知常曰明”,何为知常?所谓天地人道都应该具有的本色,知常就是我们应该对这样一个常态有所了解和认识...

  • 《道》55|知和曰常,知常曰明

    阿宝失败了,它沮丧的说,“我回家做我的面条。” “放弃,不放弃。做面条,不做面条。”桃树下,乌龟大师微笑着说。“你...

  • 不知常,妄为,凶!

    “不知常,妄为,凶!”这句话引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为: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颇有感触。...

  • 16-2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16-2“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出自《道德经》第十六章,意思是说:芸芸...

  • 性命双修,正心才能正命。

    《道德经·十六章》:“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所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知和曰常《道德经》8-55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jzc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