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小步习筝——《汉宫秋月》之美

小步习筝——《汉宫秋月》之美

作者: 小步姐姐 | 来源:发表于2024-04-17 20:22 被阅读0次

《汉宫秋月》,中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初闻时,我并未领略到它的美,如今方知,其名副其实,经典当永流传。

在袁莎老师的课程讲解中,我领略到这首曲子北派风格的独特魅力。快速上滑音是其一大特点,弹奏时需迅速完成 4、7 的上滑音,通过颤音延续停留时间,形成似慢非慢的效果,这正是山东筝曲的精妙所在。还有此曲中的快速同音按、托劈组合与之互衬形成韵味,加上传统夹弹演奏法赋予更深厚的表达,练习过程中,刘培老师也曾反复强调这些细节,初练时,我未能全然体会,连续练习近一月后,才逐渐捕捉到那股韵味,有时我会闭目去体会颤音带来的缠绵余音是否能让我回味,做不到时就反复聆听袁莎老师的演奏,再听雪梅老师的精讲,反反复复去感受这流派的独特风情。

袁莎老师说全曲情感表达既要驾驭好快速上滑音以凸显北派特色,又要将标题中情感的揪心与思乡融入风格流派之中。每一小节、每一个音都有诸多细节需精心雕琢,去体悟那似慢非慢、内心的起伏变化。

袁莎老师强调,别看这曲子在考级中仅被划为三级,然而要真正弹好传统曲子绝非易事。要做到“得心应手”,那就是心之所向,音之所至,手上吻合情绪需要,统一共鸣才能得心应手。所以要用心对待,初期不可随心所欲,一遍遍稳固,需从多方面努力。现在练琴我也不再追求进度,时刻牢记袁莎老师所言,慢慢打磨。

所以在技巧上,要熟练掌握各种指法,使演奏流畅自然;内心深处,深入感悟音乐作品的内涵与情感,通过弹奏传达内心感受;心灵上,与乐器、音乐契合,让演奏更纯粹动人;自如控制手指力度、速度和节奏;情感传递上,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与情感传递给听众,引发共鸣;稳定发挥上,在不同场合和状态下保持稳定的演奏水平。做到这些需要大量时间去慢慢沉淀。

若能做到“得心应手”,真的就能游刃有余的尽情发挥了,而现在还需在规范的范围里以临摹开始逐步去一点点突破提升演奏水平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路漫漫其修远兮,好喜欢探索这条音乐之路。《汉宫秋月》,如一幅古老的画卷,在我的指尖缓缓展开,袁莎老师的教诲默默指引我不断探索,我将继续沉浸其中,领略其无尽的美妙。

2024年4月18日小步写于东方

相关文章

  • 汉宫秋月

    此曲旨在唤起人们对受压迫宫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具有很深的艺术感染力。有的文章称,此曲细致地刻画了宫女面对秋夜明月,内...

  • 汉宫秋月

    夜静孤寒琴声绕,玉指不倦丝弦笑。 汉宫秋月始天籁,世间何曲与之较?

  • 再听乡音之古筝乐

    相传在西汉时期,有一个宫女走出宫廷,隐居在郓城一带,她先后向世人传授了《汉宫秋月》等筝曲,筝乐开始在郓城一带盛传,...

  • 晚开的红塔宝石汉口秋月

    晚开的红塔宝石和汉宫秋月。 指尖轻吟宝石光, 尖塔汉宫秋月朗。 浅赏花绽文沁苑 吟哦诗赞丽花香。

  • 【读曲笔记】汉宫秋月.片段

    当我们在欣赏 “蒋风之版本” 的《汉宫秋月》 时须留意:为了更加形象地刻画与展示那种 “秋月照深宫,宫女哀凄楚” ...

  • 清,袁耀《汉宫秋月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汉宫秋月图》轴,清,袁耀绘,绢本,设色,纵129cm,横61.3cm。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本幅自题:“汉宫秋月...

  • Ⅱ诗韵,一词、一诗吟Ⅱ筝曲系列之汉宫秋月

    月锁朱门天井幽,难眠孤枕玉觞求。 积尘铜鉴无声怨,细数韶华华付水流。

  • 汉宫秋月-怨歌行

    班英进宫的那天,父母再三叮嘱,若有幸得圣宠后,一定要做个如妇好,樊姬那般的贤妇,辅佐好君王。对于那巍峨奢华的未央宫...

  • 千钟醉•每句对应一位古人

    笔/木西 一钟醉,乐升人动娇容美,云鬓薄纱掌上飞。汉宫秋月,轻盈瘦弱,美迷君心醉。 二钟醉,霓裳舞曲华衣美,千里荔...

  • 习筝记

    习筝记 余自六岁习筝,今已十有一二年矣。忆余童稚时,尝谒姊家,见卧房横架瑶筝一台,异之。拨弄琴弦,音域甚广,...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步习筝——《汉宫秋月》之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kex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