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7年,当蔡元培第一次出任北大校长时,在中国掀起教育改革时,首先邀请恩师马相伯老人北上,老人对蔡元培说:“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
马相伯老人所言,便是现代教育的全部意义,他在中国第一个提出教育的普世价值,提出现代教育的平等、奋发和进取,思想和自由。
谁也未曾想到,这个现代教育的践行者竟然是一位在60岁时,曾一度决定放弃人生追寻的失落老人。在治国无门的失望中,在母亲死不闭眼的痛楚中,用佛陀般才有的献身精神,重新出发,并影响蔡元培、陶行知、梅贻琦等大教育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