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长安。
夜色漆黑,像一团浓墨笼罩在长安城上空。
自打淝水大战失利的消息传回之后,城内就人心不稳,诸胡在关中的势力相互串联,蠢蠢欲动。留守长安的太子苻宏一方面焦急地派人前往洛阳接应苻坚,一方面在城内严加戒备以防止发生叛乱。但是由于留守的部族军队太少,城内形势越发严峻。
城北普通百姓居民区内,大街纵横,小道交错,密集的民房向着远处绵延铺展,从高处望去就像是一个布满了棋子的硕大棋盘。一个黑影沿着一条小道快步疾行,脚步轻盈,落地无声。仿佛鬼魅一般。在走到一处道路转角处时,黑影停下脚步,快速扫了一眼四周,随后手扣墙面,高高跃起,仿佛一片秋叶贴着墙头飘落院内。进入院内后,黑衣人并未有所动作,而是静静悄悄地待在原地,大约十息之后,这才又走到院内一处偏房,轻轻推开房门闪身而入。
黑衣人也不关门,随手自袖中取出一物,用嘴一吹,指间泛起一丝亮色。
他走到墙壁前,旁点亮了上面挂着的油灯。室内顿时一亮。黑衣人这才走到桌子前面,打开其中一个抽屉,在里面某处轻轻一拉,然后又关上抽屉,坐在桌子旁边静静等待。
片刻之后,门外又走进来三个黑衣人,当前一个是一个黑衣老者,后面跟了一个青年男子和一少年。黑衣人连忙上前前礼,却被黑衣老者挥手制止。老者在桌子的左首坐下,然后开口问道:“王修,宫城的局势现在如何?”
被唤作王修的黑衣人上前答到:“回宗主,宫城有部族禁军守卫倒还算平静,但是胡人聚集的地方明显异常,各部纷纷串联,准备马匹兵器,虽没有不轨之举,但已有几部想要撤出长安而与守城门的部族禁卫发生了冲突。”
老者无喜无悲,异常平静道:“我宗立足关中,本希望凭借武襄公打下的大好基础,强化儒学,推动教化,以无声之雨使诸胡汉化。而在我宗的配合之下,也确实做了长安大街,杨槐葱茏;下驰华车,上栖鸾凤;英才云集,诲我百姓。”
又道:“但天妒英才,武襄化病逝,诸胡贵族为了各自私利,又渐有废武襄公之政的种种举动,皇帝没了股肱之臣的辅佐,又太过宽厚,以使诸骄纵,压迫汉臣,使我宗在朝堂之上的力量再三消弱,而淝水一败,诸胡离心,秦国外强而中干的弱点顿时彰显。秦国啊,大势已去矣!”
青年黑衣人迟疑了一下,说道:“据闻皇帝已得慕容垂之兵,正返回长安,再加上各地镇守的宗室和部族军,难道还不足以震慑宵小?”
这时青年人身后的少年人忍不住插嘴道:“叔叔,宗主的判断不会错的,慕容垂,熊罴之士,尚有几分忠义之心,但姚苌却是虎狼之辈,一旦有机会,不但不会甘心雌伏,还会找机会反咬一口。再加上皇叔苻融战死,宗室在外,皇帝手下再无良将,长安能不能守住,还是个问题。”
老者听罢,不由甚感欣慰,对着年轻人笑道:“你们王家有此千里驹,武襄公泉下有知,当无憾矣。”
青年人正是王猛的四子王曜,少年人则是王猛的孙子王镇恶,而这个老者则是东皇太一门的宗主罗隐。当年正是在罗隐的支持下,王猛在秦国展开了一系列汉化政治改革,综合儒法,选拔廉明。在政治上,抵制氐,羌权贵,整肃吏治,强化中央集权。在京城一带坚持执法行事,数旬间诛不法贵戚豪强二十余人,百官震肃。在军事上,建元六年王猛统兵消灭前燕,都督关东六州军事,为秦国统一北方作出重大贡献。即壮大了秦国的国力,也提升了北地汉人在朝堂和民间的地位,可以说如果没有太一门的支持,即便苻坚全力支持,王猛想要镇服诸胡贵族也并非易事。
王猛故去之后,王家的几个儿子并没有能担起大任的,只有四子王曜和王休的儿子王猛算是有些见识,受到了太一门的全力培养。此次淝水一战,太一门本就不甚看好,但是少了王猛在朝堂的运筹,苻坚变得刚愎自用起来,终于导致局势崩坏。这次罗隐将王修和王曜叔倒召至太一门在城北这个秘密联络点,就是为了提前做出一些安排,以应对可能出现的不利局面。
罗隐低头沉思片刻,对王曜叔侄说到:“宗内长老对于秦国的局面都不看好,苻坚这次可能也难逃一劫。王氏一族由于身份原因,如果仍然留在长安,可能会有所不测,所以宗内决定将你二人送到江南安顿潜伏。”
而后以对王修说:“你身份不显,可隐于暗处,蛰伏观察,一旦宗内在江南谋划妥当,再择机策应。”
三人欠身一礼,齐声轻声回答:“诺!”
诸事交待已毕,罗隐望向外面漆黑的夜空,陷入沉思。
太一门在秦国的安排算是一败涂地,此次涉足江南,一切皆要从头开始。宗门和司命府,云中门及江氏族间虽系出同源,但之间也有恩怨纠葛,虽年代久远,但毕竟一直以来各行其事难以为谋。
北方的大地即将再次陷入黑暗,江南可否继续保持一方净土呢?
您好,饮一壶老酒,写岁月文章,如果您对本文感兴趣,可以留言交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