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包罗万象三有斋语文 语花
这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用生命换来了73年的和平

这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用生命换来了73年的和平

作者: 物道 | 来源:发表于2018-09-03 14:44 被阅读97次

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坐着残破的专机来到芷江,向中美代表递上全世界第一份日本投降书。在中国燃烧了14年的战火终于停息。

9月2日,日本正式在投降书上签字,第二次世界大战落幕。9月3日被定为了抗战胜利日,全中国人民都放下战争这个沉重包袱,感受来之不易的胜利。

 1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是1932年成立的中央航空学校校训,这里培养了中国第一代战斗机飞行员。抗战14年,一共有1700人冲上了天空,而平安返航的少年却寥寥无几。

他们殉国时的平均年龄仅有23岁。他们原本有着大好年华,应该去追求浪漫爱情,但是在那个年代,他们选择了誓死报国。

刘粹刚在火车上邂逅了许希麟,一见钟情。刘粹刚又是情书,又是开着飞机到许希麟家上空表演低空特技,最终攻陷了许希麟的心。

每次丈夫出征,许希麟都会在室外看着天空祈祷丈夫平安归来。她说如果丈夫在天上拼命,而自己躲进了防空洞,这是两个人命运最大的讽刺。

可是这对夫妇还没享受完新婚之喜,刘粹刚就牺牲了,那年他24岁。留下日月茫茫的妻子,不知若何度过孤独年华。

许希麟一度意志消沉,甚至有过轻生念头。后来看了丈夫留下的家书后,决定弘扬丈夫遗志,创办了粹刚小学,专门教育和收容空军子弟。

陈怀民似乎有预感那是最后一次回家,他把手链和航空手套留给了妹妹,还给了母亲一块银元,让她买自己喜欢的东西。几天后他就与敌人同归于尽。那一年他22岁。

他的未婚妻穿着他送的旗袍投河自尽,母亲哭瞎了双眼。妹妹陈难悲痛万分的同时,做了一件不同寻常的事。失去哥哥的悲痛让她想到,此时敌军飞行员的亲人也同样承受着失去亲人的悲痛。于是她给敌军飞行员的妻子写了一封信。

“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同归于尽,这不是发泄他对高桥君的私仇。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仇很。他们只是代表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

由于我强烈的哀伤,我就常常思念到你。想到你的整天在笑中生活的两个孩子,和你此后残缺凄凉的生涯……

如果贵军阀对于中国的残暴行为和强占中国领土的野心一天不停止,我们每一个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将参加到更猛烈、更强化的斗争中去,即使粉身碎骨,也绝没有一人会屈服……

末了,我告诉你,我家里的父母都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怀他们的儿女一般,不带一点怨恨……”

抗日战争中伤亡官兵共4234732人,他们用生命换来了今天14亿人的和平生活。丘吉尔说:“在人类争战的历史中,从来没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少人,亏欠这么深的恩情!”

 2 

8月21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幸存者照片墙又熄了两盏灯,今年以来已经有至少14位幸存者离世,登记在册的幸存者就仅剩下98位了。

这段悲壮历史的见证人在慢慢离开我们。真实完整地记录下他们的故事,就像跟时间竞赛。

2012年有一部关于慰安妇的短片叫《三十二》,2014年这部短片制作成了长纪录片《二十二》。32和22代表着中国公开身份的慰安妇数量。到了2017年《二十二》公开上映时,影片中的老人只剩下8位了。

林爱兰话很少,尤其谈起慰安妇的经历更是沉默,可是说起打日本鬼子她能说很多。她杀过两个日本兵,从日本军营偷运子弹给共产党。从老人身上看不出“受害者”形象,而是一代巾帼须眉的英姿。可是提到自己母亲被日本人杀害时她流泪了。

林爱兰房间里挂着各种刀,她总担心政府颁给自己的两枚勋章被偷。有一次她以为勋章被村里人偷了,找回来以后老人又笑得很羞涩,像个少女。外表的坚强可能是老人用来掩盖内心伤痛,其实她内心是那么柔软。

韦绍兰逃出慰安妇营回到家后,被丈夫嫌弃,于是服毒自杀,被邻居救活。后来又发现自己怀了日本人的孩子,丈夫对她嫌弃得又打又骂,全村人都在议论她。生下来的孩子背负了一辈子“日本人”的坏名声,从小被人欺负,终生没有人愿意嫁给他。

韦绍兰现在只靠着每个月30块低保过日子,可是她没再想过死,而是“只愁命短不愁穷”。世界对她如此残忍的同时,她却认为这个世界这么好,红红火火的,生活再苦她也想留着命来看这个世界。

李爱莲是个爱笑的老人,平时喜欢在院子喂养流浪猫,喜欢孩子们围着她玩。可是一提起那段惨痛经历,她会哭个不停。比起身体上的折磨,这段回忆在她心里开了一道巨大的伤疤。她希望这件事到死都可以不用再提起,没必要说。

唯一能理解她的苦与难的人是自己丈夫。她从慰安妇营逃回丈夫身边时,丈夫跟她说:“你还是愿意怎么活就怎么活,那是日本人抓你去的,又不是你愿意去。”丈夫已经不在人世了,这句话一直守护着李爱莲。

世界还欠着他们一份公义,我们要替他们铭记这段伤痛,替他们发声。世界对他们如此残酷,他们依然坚韧地活着、依然热爱着这个世界。我们无法理解他们承受的痛苦,但我们可以传承他们追求和平的意志。

 3 

艾青曾写过,“有人在点燃火把,有人在传递火把,有人举着火把来了……告诉我,什么欢乐,能像今天夜晚这样激荡人的心呢?”

“今天夜晚”写的就是抗战胜利的消息传到延安的那个夜晚。人们不用再躲在窑洞里,大家都涌了出来把有限的柴火、棉袄,甚至是拆掉纺车的木头做成火把,点亮了整片山岭。据说那一天就烧了3个月配分的燃料。

胜利的荣光慢慢照亮了整个中国,那一天大家内心都是复杂的,因为每个人内心都十分疲惫和破碎,这份突如其来的喜悦难免显得沉重。

金逸群那一天驾驶着B-25轰炸机,他要去炸毁受日军控制的黄河大桥。起飞的那一刻他就做好了牺牲的准备。没想到无线电传来的不是轰炸指令,而是返航指令。

他这辈子也忘不了“日本无条件投降,你们安全返航”这个短短的指令。返航时他在机舱里不停地喊着“回家了”。抗战14年之久,这是金逸群头一回期待明天快一点到来。

琼瑶他们一家五口当年从湖南逃亡四川躲避战火。一路上身上的财物丢了,家里两个儿子也丢了。最后快走到重庆时,他们听到山下“噼里啪啦”巨响,父亲以为四川也沦陷了,顿时感觉全家走进了穷途末路。

直到山下村镇的人挥着旗子、欢呼着跑上山,他们才知道原来那些巨响不是炮火声,而是庆祝抗战胜利的鞭炮烟火声。

每年9月3日我们都应该用最大的热情去纪念抗战胜利,这份胜利是属于全中国人的荣光。先烈用鲜血换来胜利,我们用汗水守护和平。我们都应该为胜利高声欢呼,唤醒每一个人对和平的珍惜。

历史不是回忆的负担,而应该是理智的启迪。世界依旧不宁静,硝烟四起。但中国不再是那个饱受战争耻辱的中国。73年前,中国人为了民族兴亡永不妥协地奋战;今天,为了世界和平,我们依然永不妥协。

文字为物道原创,图片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关文章

  • 这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用生命换来了73年的和平

    1945年8月21日,今井武夫坐着残破的专机来到芷江,向中美代表递上全世界第一份日本投降书。在中国燃烧了14年的战...

  • 集体赴死的扇贝

    作者丨波特007 阿傻:听说獐子岛的扇贝突然集体赴死了。 阿疯:嗯嗯,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这次扇贝是死给他们董事...

  • 天赐阳光

    陕西渭南市 何少波 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平均23岁!小朗朗我薪还没卧、胆还没...

  • 一生贫穷换世界和平

    一生贫穷换世界和平,你换吗? 换啊。坚决换。 别说拿一生贫穷换,拿生命换,我都毫不含糊。还有什么比世界和平更重要的...

  • 随感

    人之身体受之于父母精血,父母给了我们生命,又在全力以赴护我们周全,危机时刻更愿用自己的生命换孩子们的平安。趁时光还...

  • 看着这满天的雾霾

    看着这满天的雾霾 有种慷慨赴死的感觉

  • 用生命唤醒和平

    抓住生活的真实 填补日子的空白 “日听”021—《用生命唤醒和平》 甘地领导印度独立运动,创造了全新的抗争模式——...

  • 用赴死的勇气生你

    前几天看了几部好看的电影,它们都赚足了我的眼泪,所以也忍不住推荐给大家。上图是电影《小花的味增汤》中的片段,说的是...

  • 初心常在 坚守永恒

    ——致我和我们的奋斗 和平年代,没有浴血沙场的悲壮,我们是幸福的;岁月静好,无需舍生赴死的担忧...

  • 一句话

    今晚看了《长津湖战役》,感觉很压抑,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了今天的和平,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呢?

网友评论

  • fe8b8118ffa6:国民政府抗战,那些年轻的飞行员……😞
  • 雅诗baby:感恩先辈的不易!感恩中国人民的顽强!感恩现在的幸福和平!珍惜珍惜!
  • 迷路的安然和无恙:我时常想,倘若我生在那个时代,会是谁?是南京城下的死难者还是幸存者?是否有机会考入中央航校和沈光耀并肩作战?是否有机会考入中央军校,是否有机会前往西南联大?可能都不是,因为我是最普普通通的大众之一,最符合我的一种悲壮大概是,当敌人来我村庄烧杀时,我是那个捡起石块投掷他们,被射杀的千万同胞之一。
  • 古眼:致敬!

本文标题:这1700个集体赴死的年轻人,用生命换来了73年的和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obw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