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老师的语文教学思想,无数精品课例,无不向我们传达着一种思想——语文教学要守正创新。
“正”都是底线,就是道,就是方向。“正”指的是:读好书,写好字,练习好表达。
于老师四十多岁那年说:“十年前讲《翠鸟》一课,我把重点放在翠鸟的动作描写,外形描写分析上,概括内容上,几个近义词的辨析上。”“现在教授《翠鸟》,我注重学生先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他用了一节课时间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这一课。”
他说:“只有读好了,老师才能讲。如果学生连课文都读不通,读不准,读不好,学生自己理解不了,老师何谈讲课文的?任何东西都得先让学生自己去学,自己去理解,老师要弄清楚学生不会的,才能讲。”
这些话说的非常朴实,但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有多少人去尝试呢?更谈不上有资格反驳。
![](https://img.haomeiwen.com/i10781191/b7085e18dfae4204.jpg)
写作训练这一块。余老师不满我们语文课时的1/4进行习作教学,他的课每一节都在引导学生进行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口头表达是因为于老师的课基本上是在对话,思维,鼓励,评价当中完成的,口头表达训练自然不会少。书面表达,基本每一课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都会设计小练笔,学生或者与课文主人公对话、或者给他们写封信、或者写一写故事的续集、或者改变一个情景、或者学生把一个小片段写的具体化……
任何科目都要有一些“正”的东西存在,这也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提醒我们在创新的路上亦不要忘记这些最本质的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