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到进步,《刻意练习》案例对我写作的启示
缺乏进步的原因分析
在简书写完10万字已经两三个月了。自此之后,我在写作上日益慵懒,经常用阅读来逃避写作,只保持了007每周一篇的底线,还经常是事到临头的敷衍。大概从年初进入007开始认真对待写作这件事,至今也将一年了,我却几乎感觉不到自己写作上的进步。
为什么?
首先是自我否定与自我怀疑的习惯。它击败了过去的我,并且战力不减。很长一段时间,我日益感到自己的文字面目可憎,毫无个性,和文学没有半点关系。而我居然痴心妄想成为一个严肃的文学作家?除开一点心意,你何曾表现出半分天分?更何况年纪一大把,还能留下多少时间让你缓慢成长?文笔不行,没有构造生动情节的能力,思想又不够深刻……快一年了,连数量都远不达标,又怎能侈谈进步?可见,你不但没有才华,而且根本缺乏行动力。所有致命的缺点,你都有,你凭什么呢?就凭这种低水准的坚持,你还想逆袭,岂非痴人说梦?“你要是能成,我倒起走!永远永远不可能!”
第2个原因是长久以来的阅读习惯。我青少年时代所受的中国语文教育,除了让我认识了几千个汉字,没有带给我更大的价值。而这种勉为其难的语文教育也终止于高考。接下来是漫长的理工教育,间或出于兴趣爱好,读了一些包括小说在内的课外书。学生时代读过大部分常见的中西小说名著,除了关于主要情节的一点记忆和人物感觉,并没有留下更多的痕迹。
工作后的十几二十年里,因为怕自己读小说停不下来,很少读小说,读的大部分是翻译过来的各种工具书,哲学书,以及自我成长之类。这些书的首要目的就是把问题解释清楚,让人理解,越是通俗易懂的大白话越好。这种长期的潜移默化形成了我同样的文字习惯,文学性又将从何而出呢?
懒惰逃避是人类的第一本能,它永远是所有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不是懒于行动; 就是惰于思考,或更深入的思考与改变需求……常常两者兼而有之。我不是一个绝对的懒人,所以通常都以阅读作为挡箭牌,一有时间,我经常习惯性的拿起一本书,读着读着,时间不够写文章,只好放弃,要不第2天的工作怎么办?因为我写文章通常比较慢,写一篇一两千字的文章就要几个小时。除非自己觉得想法有用,若是只能随便写一点,应付差事倒还不如不做。但人的习性就是,一件事情做的越多就越喜欢做,反之越逃避,越不想做。好在有007,我还未至于完全荒废下来。如果几百块钱能让我们坚持一点确有价值的事情,实在可算是值回了它的价格。
第四点是,看到一些人在简书或者其他平台上坚持了几年后,写作水平依然看不到明显变化。一开始,让我产生一种危机感,意识到自己写的太少,然后决定写得更勤密。一段努力后,进步是不用提,反向自己暴露了无穷多问题,导致自我否定情绪一路攀升,更难以驱策自我。
还有一些也很值得一提的可能原因。对自己的起点估计偏高,这是一种自我抬高的心理,原因不言而喻。我们倾向于在偷懒放弃的时候对进步视而不见;而希望自己努力前进的时候则更愿意夸大进步来激励自己……
看不到进步,《刻意练习》案例对我写作的启示《刻意练习》让我确信一切皆有可能
我想过放弃,不止一次。问题是放弃之后,有什么能够成为我的精神寄托,让我怀着爱,乐趣和一颗平静的心来从事它?没有。眼下的另一种选择只会让我更痛苦,更看不到希望。放弃写作对我来说就是一种死亡。舍此,我无路可逃,无处安放我那卑微又高贵的灵魂。
懒懒散散的3个月里,我读了几十本书。理论上我似乎了解了写作的大部分奥秘。这算是一个不错的准备,至少以后碰到问题我知道哪一本书能够给我指点前路。理论上我知道了应当如何增加每一个句子的文学性,但我却不知如何落地。也许我应当按照书中给出的例子,重复训练每一个有价值的微小的理论知识点。
大概是有时懒散久了也会有一点反弹,书读得多了,总会生发一点感受。《刻意练习》这本书前后读了三四遍,我对其中的案例和理念深感赞同,却很少真正用它指导自己的生活实践与思考。只有一点,它让我信服,一切梦想都有实现的可能,无论年龄与基础,只要你接受刻意练习的理念并躬行。
唯有刻意练习,是人生进步的阶梯
刻意练习中的两个案例,令我颇受启发。一个是关于数字瞬时记忆,一个是关于钢琴练习者和棋手的智商与成就的关系,尤其是后者。
数字瞬时记忆的案例,文中列举了两个受试者的训练过程。从一次能够记住本地电话号码数字位数的大众水准,到最终记住数十位上百位的数字,整个过程都是对记忆策略的训练,是一个不断试错改进的过程。只要我们不断试错,寻找适合自己的编码方式,我们必然能够取得稳步的前进。最终胜出的是那个勇于不断挑战自我,接受失败,屡败屡战的人。对于非竞技的活动,没有失败者,只有放弃的人。
第2个例子是有关围棋和钢琴练习者的统计结果。这一案例可以说是中国人笨鸟先飞的有力证明。
研究人员发现,最终成就更高的并非那些一学就会,智商更高的人,而是开始时进步缓慢,相对学得较慢,但最终坚持下来的人。研究者认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学得慢的人在追求进步的过程中,发展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的情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并获得了更强的自信。
他能够发现问题,承认差距,积极面对。为了解决问题,他不得不深入分析,探寻问题的根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也不得不更加勤奋。一旦获得不断解决问题而来的成功,他也便学到了面对未来困难的勇气,信心和解决问题的分析方法,乃至必要的情绪自控能力。
而学得快的人,这个最初的优点甚至可能成为他今后发展的桎梏。他可能会因为后进者追上来感到丢脸而放弃; 如果他长期处于进步和赞美中,一次小小的打击都可能对他造成灭顶之灾;如果他对自己的能力形成了盲目的自信,他可能会把出现的问题推到周围环境--如同我们生活中那些无处不在的怨天尤人的家伙。
我在中小学阶段学得很轻松。高中时,和之后很大部分上了重点大学的同学相比,我通常也在前列。不幸大学上的是一所较差的普通学院,在这群普通大学同学中,我学习排名反而明显下降了。后来回想,最主要的原因是我没有根据大学的课程变化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抱残守缺。我当时把原因归结为,大学太多课程都是死记硬背,然后把问题抛到了一边。
在我面临人生转折的当下,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是唯一的进取之道。写作一无是处的原因很多,有历史形成的,有天性本能的,有客观存在的。对于自我成长,我们唯一能够改变的是我们的看法。实际上,我们不是活在客观世界之中,而是活在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解释里。主观是自我进取的唯一战场。所有问题,都必须首先在主观认识下解决。过去和当下已成定局,只有未来依然存在无尽的可能。
所有解决问题策略的第一步,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分步解决。同时写作又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的方面繁多,大部分问题也并不独立存在,而是彼此交错相融,难分难解。但至少可以在写作中,逐步针对某个方面进行重点的关注和训练。无论是短板的查找,还是一个小问题的解决,无一不只能在写作中进行。所以写作是重中之重。我目前关注的重点是构造情节,或谓之寻找素材,拓展思维的能力; 以及提升句子的文学性。
阅读是理解问题的关键,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向性指导。这一写作过程就是刻意练习的写作,是为了提升而进行的写作。整个过程中,发现问题,试错解决的思考贯穿始终。试错意味着不断的改变。
刻意练习,首先在于练,高频率的练习;其次在于刻意,靠着问题的目标,针对问题的原因勤学苦练。
天道酬勤。所以我们要相信我们的进步从不曾配不上我们的努力。如果我们的进步不如人意,一定是我们努力不够勤奋,我们坚持不够长久,或者我们的思考不够深入,问题解决能力不够高。
如果我们的奋斗暂时还看不到成果,那是上天为了我们未来更大的成就,对我们进行的额外砥砺;我们只有将刻意练习坚持到底,才能撷取到今日艰苦砥砺的成果。
注: 本文文笔拟训练重点:长短句相结合、变化……自感无从达成。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