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现在很多文章一直在讲阶层固化,寒门再难出贵子等现象。这些现象确实存在,进阶之路确实越来越难走了。那么,假如告诉你一条进阶之路,你愿意放弃什么呢?
有些人什么都不想付出,却总想要不劳而获,看到别人比自己强太多,想的并不是要自己努力,通过奋斗走出自己的一条进阶之路,而是妄想着把别人的辛苦劳作成果,归零,从茹毛饮血的时代重新开始,妄想着平白无故的分享别人的劳动所得。
认为别人过得比他好完全是出于运气,不肯承认自己确实不如人,而是通过贬低别人,自己甘心当个鸵鸟,认为只要把头埋在沙子里,就不用面对惨淡的人生了。
即使有人苦口婆心的告知他,应该要直面命运实相,而他往往会被认为是嫉妒,不愿见别人爬的比自己高,自己得不到也不愿让别人得到。真是阴暗的心理。真相是残忍的,没几个人能接受。
好比说,有些人到大城市了,看到有些人有很多套房子,觉得自己一套都没有,还得每天租房子住,太不公平了。于是这时就开始假想,要是我当初也能早点来到大城市,我早就买房子了,还说之前买房子很容易,错过了最佳时间了。其实他是以现在的收入来衡量过去的房价,假如说回到过去,他照样买不起,只不过是自我蒙蔽罢了。
02
其实对于大多数而言,在大城市买房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大城市买房并不是你的刚需,甚至租房也不是你的刚需。大城市里,不仅不能保证所有到大城市的人都能买的起,甚至都不能保证一定能租的起。
任何资源对于我们无尽的需求而言都是稀缺的,稀缺的资源并不能保证每一个欲望拥有的人都能得到满足。那这时为了获得你想要的资源,你愿意付出什么呢?你愿意放弃什么呢?
你不能既想要这样,又想要那样,却不付出任何代价?这种思想就是耍流氓。神魔皆以血饲。
03
比如说你为了减肥,是否能管住自己迈开腿,管住嘴呢?能否坚持锻炼身体,控制饮食呢?当看到美食时,能否控制住自己不去想不去看呢?能否延迟满足自己的欲望呢?
再比如,你想高考考个好成绩,那么你是否能放弃逛街,打游戏,看电视剧,心不在焉的听课,转而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呢?真正的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不是骗老师,骗家长,好像自己很辛苦的读书,每天都很累,可是实际上你压根就没听,你没学,你只是在骗自己而已。
假如说,你是一名销售,你为了做好业绩,那么你是否愿意每天打电话跟用户沟通,把自己放在第二位,把用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把用户的事当成自己的事?能否不厌其烦的去讲公司的产品优势?能够每次讲话时,控制住自己的表达欲望,耐心而全神贯注的听他人说话,并适当的对沟通对象所讲内容发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并鼓励对方多讲关于自身的话题。
能否遇到不懂的问题时,真诚的向别人请教,一有时间就进行反思,看看自己到底哪里做的好?哪里做的不好?能否有时间多读写书,多了解一些销售理论呢?虽然这些事看起来很小,但是你真的都能做到吗?
04
那么为了进阶,应该怎么做呢?
我认为首要的一点就是放弃幻想,看清自己的处境,接受既定的现实,接受现状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在看清现实的基础上,不要心存幻想,踏踏实实的一步步去努力去做事。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看清社会运行的底层规律,看清时代发展的主要脉络,掌握更多的社会经济的底层规律,凡事多问个为什么?探索规律的规律,学习一下逻辑学,不要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多看一些经济学,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方面的书籍。集中自己的注意力做重要的事,把注意力放在自我成长上,放在一切可以有积累效应的技能上。不要莫名其妙的凑热闹,不要心急火燎的随大流,不要操碎了别人的心肝,做人要有界限,不要随意的干预别人的事。
一个人关注什么事,他就会遇到什么事。当一个人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能够为别人提供价值和服务时,他的成功也不会太远。
网友评论
另外,不知道你是否看懂我写这篇的关键点在哪了没?我论述的是经济学的精髓——放弃。是你想要一件东西,必须要放弃另外一件东西为代价,不知道你对放弃这个话题是否真的了解?是否真的了解我想表达的内容?阶层固化不过是我论述的一个细小分支而已,连我论述的核心在哪都没看出来,就说我写的散乱。你觉得自己站在道德制高点对我进行批判自我感觉很良好是吗?不好意思,我有自己的观点。
但是这种决心和动力却是外界别人通过讲道理说理论就能获得的。这种必须发自内心,来源于自己心底的需求。
比如说,想减肥却不愿行动的人,只是因为他还没到减肥的必要(最起码他自己认为),等到她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着不减肥会死的情况下,她自然而然的就会去行动了。再比如说,想要读书学习,进阶优秀的人。等到他受到社会现实的一次次打击与摧残后,发现在社会上立足或者想过上自己喜欢的生活必须让自己更优秀,更强大时。他也会自动的去想法设法的去充实自己,去提高自己,以让自己变得更具有竞争力。当然,如果我不缺钱,我又不想挣钱,你给我讲再多挣钱的好处,再多挣钱的必要性。我依然会无动于衷。
所以说,道理论现在变的一个也变尴尬的地步。就是想知道的不用你讲,不想知道的你讲了也没用。
但是方法论相比而言会更有意义。因为每个人的思想境界,眼界和格局不同。所以看问题的角度和高度也会不一样。所以多一些大格局,高境界的眼光和方法应该会对更多人有好处吧。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别无他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