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读书

作者: 墨子连山 | 来源:发表于2020-03-26 20:13 被阅读0次

    一切复杂问题最初都是技术问题。

    1、读书面临的首要问题并不是没时间、不想读、不知道读什么、读不懂,这几个问题都是其次,在这之前最大的障碍是开始读书,对于任何新事物,开始总是最难的,启动需要外力,维持匀速运动则不需要,就是这个道理。而难以启动的最大问题是,读书慢读着费劲,半天看不了几页,甚至要一个字一个字在心里默念出来才能读得下去,这就是阅读技术的问题了。是技术,就需要训练,要训练就要制定训练计划,而一个好的训练计划的关键是形成快速反馈,虽然负反馈不可或缺,但是我们更需要也更难获取的却是正反馈,如果没有正反馈则不符合人性,会有挫败感,看不到希望,容易中途放弃。所以,我们做一个最简单的读书启动计划,找一本最让你着迷的畅销小说,越通俗越好,越烂大街越好,这种小说通常能够符合初学者的审美,否则也不会流行起来,比如一些“爽文”,然后一口气把他读完,你的读书计划就从此启动了。需要注意一点,对于启动千万不要完美主义,这种“第一次”并没有什么可宝贵的,千万不要纠结于我第一本读的书会不会太低级了这种问题,没人在乎这些,当你读了一万本书时,很肯能根本记不得第一本读的是什么。

    2、用这本俗得不能再俗的书锻炼阅读能力,比较差的情况是,刚开始读书时要用手指指着每个字,一个字一个字看下去;进步一点的是,不用手指了,改成在心里默念,这两种都是最初级的方式,效率非常低,究其原因就是对文字不熟悉,不能够找到关键词,所以只能逐字扫描。为了提升速度,我们需要强迫自己改变习惯,而首先要改变的是不能把字念出来,在心里念出来也不行,通过眼睛看然后理解再往下看,就这样。就像我们在运动时要先学习标准的技术动作一样,读书第一个标准技术就是不许念,包括不许在心里念。如果能够坚持而没有放弃,少则一周多则一月,就能做到不念了。

    3、做到不念之后,阅读速度会明显加快,但是仍然不够快,因为这时眼睛的习惯还是错误的,眼睛还是在逐字扫描。这时我们要开始锻炼找关键词的能力,先从一行中开始找,注意不是一句话,而是纸面上的一行,否则去找句子的起止也会浪费时间。这个过程会长一些,可能要一个月甚至几个月,但是这是唯一高效的阅读方式,没有第二种,就像跑步必须摆臂一样,是被无数人总结过的,所以按照标准训练,不要浪费时间重复发明轮子。

    4、熟练了在一行中找到关键词后,速度会大幅提升,这时已经迈过了阅读技术的门槛,并且开始走上了正循环,摆脱了枯燥的基础训练,就能够开始从阅读中获得乐趣了。当然,即便仅仅针对技术而言,这也只是入门,如果把阅读分为十段,这时你在一段。不过迈过了这个门槛,训练就不用咬牙强迫自己了,因为你可能已经轻微上瘾了。技术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快识别关键词的效率,开始从一个自然段中去寻找关键词,这时阅读速度应该是最初的几倍了。当然,这时候对关键词的把握可能不是特别准,所以在扫描了一遍关键词后,还是没有读懂,则需要增加识别词的数量,即做第二次扩展扫描,因为扫描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即便一页书扫描三四遍,也远比逐字默念快了不止一个数量级。

    5、到了逐段扫描的程度,基本就到了2段,眼脑的配合已经比较协调了。这时候容易犯的错误是抑制不住快速阅读的冲动,会忽略到很多重要细节,因为对语言的感觉还不足够灵敏,或者说读商还不足够高,看到一个关键词很可能不能确定是不是该扩展扫描,或者压根就不知道而略过了。这个阶段要抑制住求快的冲动,你还只有2段,是个技术还未成熟的初学者,这时仍然要以训练技术为主,即每页刻意增加2、3次扩展扫描,即便你认为没有必要,甚至扫描之后发现确实没有必要时仍然要这样做,这是提升读商的关键,你只有积累了足够多的实践包括需要扩展的和不需要扩展的两种实践经验之后,在面对新的一页时才能够根据第一次扫描进行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额外的扩展扫描。

    6、所谓读商是个模糊概念,并不用刻意追求,就像智商一样,都是以成败论英雄的概念,所以没必要纠结,杜撰这么个词只是为了更简单的表述而已。在基本能够判断是否需要扩展扫描后,阅读速度和阅读质量都基本合格了,这时可以升为3段。到此,技术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完毕,接下来就应该关注后面的问题了,读什么书?读书有什么用?按照我们的训练计划,假设之前读得都是通俗小说,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考虑选书了。可能你已经不再会迷惑于读书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不管有什么用,起码可以让你觉得很过瘾,就像运动打游戏一样,这其实是一个很好的状态,即去掉功利目的读书,非此不能享受读书之乐。但是我们不能永远读低级读物,就像我们不能一直吃泡面一样,没有营养。所以,这时我们要准备书单了。

    这之前我们还是要说一说读书的意义,非公立的意义或者说是大功利的意义。基本有以下几类:发现那些自己不知道不知道的;获得那些自己知道不知道的;印证那些自己认为知道的。第一类,发现自己不知道不知道的,也叫认知上的突破,功利的讲,这种收获的意义最大,他可以让你发现另一个世界,然而其获得也最难,难度有二,一是书的质量良莠不齐,观点千奇百怪,起初你可能看着都新鲜,都觉得醍醐灌顶,而实际上有些只是哗众取宠之词,但是缺乏经验者不好分辨,对于这一点一个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尽量读经典,因为经典的作者通常是他那个年代的佼佼者,而且经典书籍经过了千百年优胜劣汰的筛选流传下来,是经过了考验的,当然读经典也有个问题,就是通常比较晦涩难懂,甚至有些是文言文,所以退一步,去读一些后人对经典的注解或者解读,当然这些注疏很多,也需要多读几种,然后再回过头去看经典;二是既然是不知道不知道,那么就无法有的放矢的去寻书,只能通过阅读量去碰运气,这一点并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加大阅读量,量变引起质变。

    第二类则简单很多,因为你知道想要了解什么,即便大多数时候不那么清晰,但至少会有线索,可以去网上搜索,去读别人列出的书单。当然,这只是从读书角度而言容易,即便找到了书,如何读懂,如何纳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再如何融会贯通去实践,这些都是所谓“学习”的问题,这在《教育》一文中谈到。

    第三类,看似没什么实际价值,但实则不然,原因有二,一是在你未形成完备的思想体系时,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如果有前辈能告诉你这里错了,则可以改,如果告诉你那里对了则同样重要,因为可以排除一个不需要改的部分,这些确定的部分以后会成为思想体系的基础,即已经证明了是对的部分,基础多了体系也就稳了;二是,有时你会与作者观点一致,好像跨越时空的好友交流到深处会心一笑,产生一切尽在不言中的共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7、形成自己的书单体系后,就到了4段,对于读书来说,无论以多么苛刻的尺度去衡量,你都已经入门了。读书虽然始于技术,但终归于艺术,所谓艺术,即是一个混沌系统,因素层出不穷,关系错综复杂,无法精确描述。例如读书的更高境界,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一是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把所获取的知识关联成网,再组成多维结构的立体网,这样才能记得住、实践中才能用得出;二是在实践中的运用,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三是审美的建立,或者叫做价值观的建立。以上三点都留待其他文章中再谈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读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rh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