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节奏变化太快,你我都想过上好的生活,那就势必需要努力
所以我们发现身边有太多太多努力的人,可是你看到他们都做出自己想要的成果了吗?
你会看到努力的人可能走向一些误区,那就是越努力越焦虑
所以就有了一个疑问:你在努力给谁看?
![](https://img.haomeiwen.com/i4405289/531b5f81a2fcdb03.jpg)
一.
我对这个问题特别有体会,先说说三个小故事:
故事一:
从初中时候我就和班上的伙伴们一样,特别的努力,到一个什么程度呢—晚上下自习后会撑着电灯泡接着学习到十一二点,现在可能觉得十一二点不算什么,那会儿对这个时间点的感觉可能就是现在的1-2点呢
其实后来也想过,白天也是没有精神的,有时候晚上也确实很累了,又看到别人在看书,怕落后所以又撑着眼皮继续了... 这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故事二:
17年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也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这个问题:那会儿我也是很拼的,每天晚上可都是要学习看书的,在地铁上不管再挤也不放过学习,后来嫌书本不方便,还专门买来kindle,关于我的2017年,可以看看这篇文章。
故事三:
前两天参加一个线下的小型交流活动,里面遇到一个伙伴,也是非常的有冲劲,在活动中他就问到努力和成果的问题,他的疑问是为什么这么努力了却还是没有改变自己的现状,让大家都去看看他的朋友圈,这一看,了不得,隔三差五的都看到他在凌晨之后提交各种线上课程的作业:有时间管理的,有演讲的,有写作的,甚至还是联系发声的...我终于知道为什么那么努力依然生活依旧了。
二.
努力并没有错,但是只是一味的努力却生活依旧就一定是哪里做的有问题的
上面的三个小故事也恰好看到努力和结果不一定是对等的,有时候甚至是南辕北辙
努力的误区:
1.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努力,总是在看别人的脚步
不管我们现状如何,我们要做的都是基于自己的实际情况去改变,去针对性的结果问题,看到别人的行动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对我们的生活改变又能有多大呢?
2.自嗨式的努力
明明自己的生活过的一地鸡毛,还不去解决,却一味的在其他方面努力
这就好比主动学习和逛街式的学习一样,你明明是要在市场上找到产品的潜在客户的,可是你做的却是看营销书,然后嫌看书效率低就又看时间管理,又觉得面对客户还需要做ppt又去学ppt,始终没有实际的去解决这个问题,自己还觉得特努力,特了不起
3.没有聚焦的努力
时间就如同涓涓的细流,我们投入到什么里面就得到什么,这就如同小兔子挖胡萝卜,东一锹西一锹怎么可能有结果呢?
三.
通过自己踏过的一些坑,发现下面这些做法或许可以改善这种让努力只是努力的状态:
1.先明确自己要什么,目标是什么再去针对性的努力
当你明确了自己的目标,你就会把握自己的节奏,把握了自己的节奏就不会被别人带着跑,这样才会更好的出成果
2.努力的时候要不忘问自己:当前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这个做法是借鉴扎克伯格的,他每天都会问自己这个问题,当得到肯定答案后他才开始做事情,避免自己做了无用功
3.写反思日记
通过反思日记我们可以一目了然的清晰我们做了什么,根据现实情况就能看出改变在那里,两项对比就更能发现这种努力有没有问题
4.劳逸结合
如同跑步,保持匀速跑步,再到快终点时候来个冲刺比一会冲刺,一会慢跑的效果要好的多,我们做事也是这样,要劳逸结合的来,才能效率最大化;
努力绝对不目的,毕竟我们都是想要过上好的生活的
愿我们的努力都能有成效!
最近我在做一个100天写作的行动,会不时发送简书平台
明天我会写一篇关于拖延的文章!
专注于个人提升、阅读、理财的写作,欢迎大家关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