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10月8日,再过三个月,也就是2024年1月9日,将迎来我入驻简书平台六周年的日子。在这六年里,我从简友发表在平台的文章里看到了写作的动机,也学到了一些写作的方法,在与个别简友的通信中还多少知道了“把心打开”的重要性。
日记与写作
自从来简书平台之后,我经常会侧身问自己:你是在写作还是在记日记?如果是记日记,那就把白天发生的大事小事,尤其是特别有意义的事记录下来就行。如果是想写作的话,那就得懂如何转化,把那些初步打动自己内心的零星素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进行一定程度的思考,然后用情也用心把它们按照设定的主题写下来。
如何解决创作无序的问题
这恐怕是一个专业写作或者深度写作方面的问题。
对那些因为生活忙碌、工作不想丢也不能丢,单靠以短文写作来完成日更的作者,更甚。在即将过去的九月份,通常我是把9月9日至10月8日当作九月份,我又开始陷入这个困境中。
这个问题估计没多少简友会感兴趣,我就不再说了。要说,也要等我有了一、二、三的解决方法后再说。毕竟这涉及诗内和诗外功夫的问题。
![](https://img.haomeiwen.com/i10016463/165469b66c87091d.jpg)
写作时要注意些什么
一要注意文章的内容。言之有物,摆在第一位。
二要考虑写作的角度、章句中的层次和段落。除文章层次必须要求分明外,还要注意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过渡,过渡的方式可以用词、句子,也可以用语气。
三是解决了角度、层次和段落问题之后,就要解决把心打开的问题。
如何把心打开?这对我是最要命的。写作者如果总是目空一切,冷眼观察自然、社会,即使通过客观、理性分析,很快地寻找到文章的写作主题,也因为写作时笔底下不带感情,没有体温,文章缺少感染力。这是写论文的要求,不是进行文学创作。其实,即使平时个人讲话,与人说理或者就写论文,带感情不带感情,受众或读者也会感觉不一样。
除了踏踏实实地做好转化,没什么技巧可言,还是多阅读简友的文章,多有意识地练笔吧。
值得一提的是,把心打开,能够解决部分作者在网络空间“身在何处”的疑问。
陈水河整理于2023年10月8日中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