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大学生活创作
《当呼吸化为空气》:当你身患绝症,你会怎样活?

《当呼吸化为空气》:当你身患绝症,你会怎样活?

作者: 好姑娘卓子 | 来源:发表于2017-10-01 19:08 被阅读147次
    当呼吸化为空气

    你在死亡中探究生命的意义,你见证生前的呼吸化作死后的空气。新人尚不可知,故旧早已逝去:躯体有尽时,灵魂无绝期。读者啊,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共赴永恒生命!
    ——福尔克·格莱维尔

    我是一个悲观的人。从小到大,曾有无数次想过自己得了绝症或者是自杀会怎样。有时候,也会突然失去生活的勇气,不知道自己存在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今年五月到了一个新的城市,换了一份新的工作,和之前完全不同的行业。本以为一切都是新的起点,却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设想的那样。那天晚上躺在床上,突然间就被强烈的悲伤席卷,一瞬间有种心如死灰的感觉。

    也许是工作的不顺心,也许是新城市的陌生加重了孤独感,总之,近几个月来积压在心头的无望如决堤的洪水,汹涌而来。感觉自己完全失去了活着的意义,脑海中涌现出了死的念头。胸口有点喘不过气来,望着窗外殷红的夕阳,眼泪夺眶而出。

    《当呼吸化为空气》这本书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中开始阅读的。之所以会读这本书,是因为了解到这本书是在作者保罗查出自己罹患肺癌之后写的。书中描述了一个将死之人对人生、生命、死亡、生存的意义等问题的思考。我虽然身体健康,但是灵魂却处在黯淡无光的荒原中,犹如一个溺水之人抓住水草一般,我想从这本书里找到自己人生的意义。

    整部书篇幅很短,甚至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部未竟之作。里面的事件也很明晰,主要回忆了自己童年和青年时期的一些经历,以及罹患肺癌之后的经历和对人生的思考,可是带给我的震撼和反思却远非停留在文字表面。

    到底应该如何选择自己的职业?

    保罗的职业生涯,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和转折。保罗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大学时候也学的英语文学,为了探寻生命的意义,他同时修了人体生物学的相关课程。难能可贵的是,他学习的动力,不是成就感,而是一种浓厚的求知欲。是什么让人的生命充满意义?他的整个求学生涯和职业生涯都是围绕着这个人类的终极追问展开的。保罗认为,文学是精神生活的最高境界,而神经系统科学则探索大脑最为优雅的规律。生存、道德、文学、哲学,在什么地方相融交汇?一直是萦绕在他心中的疑问。大多数文学博士对科学感到恐惧,而保罗却发现文学关注的东西,太过政治化,甚至反科学,他想要的则是去探索人类存在意义的精神系统和物质建构形式。正是这一动力,驱使他弃文从医,经历漫长的住院医师生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而他自己,虽然身体疲惫,却乐在其中。

    有着坚定而高尚的人生目标的人,往往令我们艳羡不已,可是他们在为自己的理想或者是人生的意义而奋斗的过程中,所付出的那些努力,也是常人所不及的。在换工作之前,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对职业比较持久而专一的人。因为五年以来,只换过两个工作单位,从事的都是同一种职业。这是我的骄傲,也是我为自己专一品质定义的依据所在。可是,当我在五年之后,扪心自问,我是否真的热爱曾经的工作?是否真的怀着一颗要为千万学子指路的爱心投身工作中?答案是否定的。虽然在过去的五年中,我总是尽自己所能,做到能力范围内的最好,却从来没有将工作当做自己的使命。没有想过我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仅仅是为了糊口而已。相比之下,差之千里。

    医生的使命到底是什么?

    我们经常说,医生的使命是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医德虽然列入了医生的职业道德里,可是医术的高明却无疑是考量医者的先决条件和关键因素。

    保罗在他的书中,展现了一种完全不同的对医生职业的思考。当他同其他的实习生一样,解剖尸体的时候,只把尸体当做一具死尸,一个个器官看待,完全忽略了那些活生生的人曾在生前有过怎样的经历,又是怎样自愿捐献出自己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时,他逐渐有了忏悔的意识。当他的老师给他们展示捐献者满目疮痍的胰腺,随口说道自己和捐献者同岁时,器官不再只是器官,而是某个活生生的人留给这个世界的印记,虽已无声无息,却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最让人感动的一件小事是,保罗的妻子露西在研究一张练习用的心电图时,正确指出了其中心律不齐的状况,下一刻,她突然发现,纸上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不只是简单的线条,而是一个人从心颤到心跳停止的全过程,是一个生命从跳动走向消亡的过程。医生是离死神最近的一群人,他们的工作就是从死神手里抢夺生命,同时,他们也是最容易对生死无动于衷的人,因为见过了太多的生死一线,见过了太多的生离死别,早已习以为常。

    保罗也曾有过这样的经历。但他很快就从这样的经历中回过神来。召唤医者的是保卫生命的职责,也是保卫别人的个性甚或灵魂。医者的职责,不是延缓死亡或让病人重回过去的生活,而是在病人和家属的生活分崩离析时,给他们庇护与看顾,指导他们可以重新站起来,面对挑战,并想清楚今后何去何从。医生不仅是生命的医者,更要成为精神和灵魂的医者。

    因为对于人来说,怎样有尊严地活着,比仅仅活着更重要。

    生命的最后时刻,到底应该怎么活?

    保罗在确诊自己罹患癌症之后,也曾有过怀疑,否定,悲伤……在自己即将挺过炼狱般的生活,迈向人生的巅峰时,在最该志得意满的时候,不幸却这样降临了。三十六岁的人生巅峰,却被命运推向了深渊,任谁也无法心平气和地接受。但是,死,实在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

    保罗积极地配合着自己的主治医生,接受治疗。在治疗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一切都围绕着当下什么事情对他来说最重要进行。所以即使明知已经罹患癌症,他们还是通过试管婴儿,有了自己的孩子。在接受治疗控制癌细胞的扩散之后,保罗没有选择停止工作去旅行或者是同家人一起享受短暂的天伦之乐,而是重返手术台,从最初的只做手术到后面完全恢复了之前的工作强度。对他来说,他的职业,他的追求,是他存在的意义。即使明明知道这样的生活方式,只会更加缩短他的生命,只会加速死神的脚步,然而他仍昂首挺胸,无惧无畏。因为生存的意义在于此。相比于生命的长度,每一个当下的意义才是最珍贵的。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保罗没有选择用药物延长生命,看着自己在与死神的拉锯战中痛苦离去。他选择了安乐死。即使是最后一刻,依旧是他自己掌握着生命的主动权,是他让医生撤去了呼吸辅助设备,为自己注射了吗啡,看着自己最后的生命,在安静平和中一点点逝去,直至消亡。

    亲手结束自己的生命,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保罗依旧在探寻着属于自己的意义。于他来说,每一个有意义的当下,远胜无意义的苟延残喘。

    当我看到书籍最后,照片中保罗、露西以及他们的女儿对着镜头微笑时,很难想象保罗的生命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他们一家人看起来是那样安详,和谐。生命在此刻散发着金色的光芒,扫除了一切黑暗的忧伤。也是那一瞬间,才忽然发现活着的意义远大于活着本身。

    保罗,露西和他们的孩子

    保罗的书,虽然并没有让我找到自己活着的意义,却让我开始用一种理智而冷静的眼光审视自己,审视生命。也许在以后的漫长人生中,我仍然会迷茫彷徨,但我仍会为之努力,不负此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呼吸化为空气》:当你身患绝症,你会怎样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xua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