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随园诗话》原文:
余作诗,雅不喜叠韵、和韵及用古人韵。以为诗写性情,惟吾所适。一韵中有千百字,凭吾所选,尚有用定后不慊意而别改者;何得以一二韵约束为之?既约束,则不得不凑拍;既凑拍,安得有性情哉?《庄子》曰:“忘足,履之适也。”余亦曰:忘韵,诗之适也。
叠韵,亦作“迭韵”。1,指两个字或几个字的韵母相同。南朝梁 刘勰 《文心雕龙·声律》:“凡声有飞沉,响有双叠;双声隔字而每舛,叠韵杂句而必睽。”宋 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国风汉魏六朝下》:“双声者,同音而不同韵也;叠韵者,同音而又同韵也……若侏儒、童蒙、崆峒、巃嵸、螳螂、滴沥,皆叠韵也。” 2、指赋诗重用前韵。清 沈涛 《瑟榭丛谈》卷下:“余复叠韵酬之。”
和韵,1、指句中音调和谐,句末韵脚相叶:气力穷于和韵。2、(hè)旧体诗写作方式之一。指与别人的诗相唱和时,依照其诗所押的韵作诗。大致有三种方式: (1)依韵,即韵脚与原诗韵在同一韵部而不必用其原字; (2)次韵,或称步韵,即韵脚用其诗原韵原字,而且用字先后次序也必须相同;(3)用韵,即韵脚用原诗的字而不必依照其先后次序。
慊意,满意的意思。 注意,慊意连在一起,是满意的意思,而慊字单用时,意思有二:1、憾;恨:慊慊于心。形声字。从心,兼声。Xián,本义为嫌疑。贵不慊于上者。——《礼记·坊记》。婾得避慊之便。——《汉书·赵充国传》。此处的“慊”就是嫌疑的意思。“慊”也通“歉”。不足的意思。慊,贫也。——《广雅》。吾何慊乎哉?——《孟子·公孙丑下》。如:慊如,不足的样子;慊然,不满足的样子;慊慊,心不满足、心有嫌恨的样子。2、慊(qiè)〈动词〉通“惬”。快心,满意。行有不慊于心。——《孟子·公孙丑上》。满足;满意:意犹未慊。
凑拍,亦作“凑泊”。(1) 凝合;聚合。登玉龙,其阁跨瀑布上流,当两山峡口,乃西支与中支二大距凑拍处。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六》。(2) 凑合;拼凑。字字工妙,无牵强凑泊之病。宋 陆游《跋吕成尗》。(3) 促成;形成。物若扶植,种在土中,自然生气凑泊他。《朱子语类》卷六三。此等诗虽非坡公着意之作,然自然凑泊,触手生春,亦见其学之富而笔之灵也。清赵翼《瓯北诗话·苏东坡诗》。(4) 附着。人之所以生,理与气合而已,天理固浩浩不穷,然非是气,则虽有是理,而无所凑泊。《朱子语类》卷四。(5) 凑巧。也是机缘凑泊,适纔闻人生庵前闲看时,恰好静观偶然出来闲步,在门缝里窥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 “凑拍”,在《随园诗话》里为第二种意思。
《庄子》,又名《南华经》,是道家经文,是战国中期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到了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庄子》一书主要反映了庄子的批判哲学、艺术、美学、审美观等。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本人翻译:
我作诗,很不喜欢叠韵、和韵以及用古人韵。以诗来写性情,唯有自己觉得合适了才行。一部韵书有千百个字,任我自由选取使用,况且,还有选定使用后感觉不满意而另行改用的情况。为啥要用一二韵来约束自己呢?既然有约束,则不得不拼凑以凑合韵部;既然是拼凑之作,又怎么会有性情呢?《庄子》一书有言:“忘记脚的尺寸,啥鞋都是合适的。”我也是这样的感觉:不去想诗韵用韵的约束,写啥诗都特舒服顺畅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