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弟弟出生》
冬娘也渐渐可以结结巴巴说一个些话,却很少连成一句整话,爸妈白天要干活,又不能时刻陪伴左右,农人家的孩子还要学会早当家,对冬娘来说显然是有点困难的。爸妈也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每次出去干活,也得带着她出去。
乡村小路上,村民们一手扛着农具,一手牵着水牛,水牛有时不太老实,特别是暖和的天气,它们特别喜欢在水塘里滚澡,似乎是基因决定一般,不让它们去有水的地方滚一滚,会变得癫狂,水里一躺能待几个小时,嘴里细细磨着胃里没有消化的青草,可别提它们样子多享受。
冬娘跟着爸妈走在出工的路上,经常可以看到叔叔伯伯们要么是在后面追赶着水牛的,要么就是水牛磨磨唧唧半天不肯走的,每个人的表情都是不一样的。有时候冬娘看的出神,一边往前走,一边回头看着别人家的水牛。阿娘总是提醒她要小心,多看路,不要摔着了。
冬娘这孩子,除了口齿不太伶俐外,心里明白着,爹娘干活时就安排她坐在阴凉处,她眼神总是瞅着父母劳作的方向,她看着他们忙碌的背影,一动也不动,冬爸就跟冬妈说,“你看我们那傻闺女看什么?”冬爸心里在反复推碾,感觉冬娘似乎没有村里其他孩子欢乐,自然也很难有,因为她跟寻常人不一样,说话总是结结巴巴,吐词也不清晰。
夜深人静的时候,冬爸冬妈讨论,是不是得给娃生个弟弟,到时候也好有个伴,等他们二老半年,相互还有照应,娘家有人,夫家也要忌惮三分,能待她好一点。其实,生个二娃是正常的,跟冬爸冬妈同龄的已经添丁两三个了,他们家还只有冬娘一个。于是觉得再生一个,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只是可能要更辛苦一点了。
第二天,冬爸冬妈问了冬娘的意见,她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四岁的她对这些也没有太多的概念,可能也是小孩子的天性,对未知的一切很是好奇。
经过一番努力,冬妈不久后就怀孕了,冬爸很是欣喜,即使肚子里有了娃,冬妈依旧会坚持去地里干活,这是村里女人的传统。冬爸总是劝冬妈多在家休息,但她总是闲不住。忙完后,冬妈会躺在竹椅上,把冬娘拉倒身边,大手握住小手,带着感受弟弟的存在,培养感情。
经历十月怀胎,冬妈给冬娘生了一个小弟弟,取名为“冬升”,村里取名有些小讲究,就是二娃和大娃名字尽量要重一个字。冬娘有弟弟了,他在摇篮熟睡着,面对这小家伙的到来,她的生活似乎多了很多的乐趣。在之后的日子里,她时时刻刻守在弟弟身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