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生活的诗与远方都不想去,只想把生命浪费给值得的东西--学敏
瞧,这周末有种披星戴月的早出和晚归的忙碌感。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在城市高楼之间穿行。等红绿灯停顿的时候,抬头仰望楼宇的时候,有种止不住的情绪,每天行走在城市之中,有时候甚至会忘记自己是大地的生物。关于混凝土的土味应该算的上是一种对土地,对热切的,鲜活的,赤裸的一种感慨。大地是有生命力的,它给生长在泥土里的人统统烙上印记。不论走到哪里,这种烙印是怎么也抹不去。
所以,我们都是一只脚踩在城市的混凝土上,另一只脚留恋在记忆中的故乡大地上的一群人。时常悲天悯人的怯怯情丝。
我们在热闹,繁华,拥挤的城市里生活与工作,但孤独却是每一个人的,无法溢于言表。朋友说太多年过去了,有时候看到外面的霓虹灯,就会感到闪烁到迷失。总觉得曾经那个热血少年已经不复存在了,那个满腔热血的自己,在这个没有人间烟火的城市之地走丢了。我总会笑笑的回应:我们才30岁而已,没有失败,还有40岁,50岁,60岁......成功或失败从来都不是别人给你定义的,是你自己定义的。就像李焕英说的:我这辈子真的过的很开心,很幸福,你们怎么就不信呢?
韩寒说过:城市好比女人,白天我们看见的只是大施粉黛的脸蛋,待到夜深时才可以见到她卸妆后的真实容颜。
读懂了这句话,也就体会到一个人在繁华城市里的那份孤独感。
每一个时代人都会有当下时代所赋予的孤独感,而这种孤独感几乎无法避免。
我想,生活在城市里的大部分人都害怕有一天会被”赶出”城市,而又不知道以哪种方式回到来时的地方。那么,这时对于一座城市的诉求便是,自己能够不被“赶”走,有安全感的城市。但往往最有可能被”赶” 走的,便是生在城市最底层的"城中村”、"贫民窟” 的这一个群体。
在《正义城市》一书中所描述的城市面貌的:一座城市,或许它并不是一座经济发达的城市,繁华的城市,但它一定是一座包容性的城市。 不论它有多重的压力,它都应该尊重在城市里每一个讨生的人。 一座尊重城市里每一个个体的城市才是城市最合理的存在。
那么最后你的所有漂泊都能遇上安定,你不用逞强也会有可以依靠的肩膀,你所有的孤单都能拥抱热闹和温暖。悄悄告诉你:我也在这座城市里偷偷的哭过。
每个热爱生活的人终将被生活善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