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通常,人前,一个样,背后,又是一个样。
“上班了?”那些路两旁闲着的老人或者认识的熟人见面总是热情打着招呼,最后还不忘附带夸一句,“放暑假,也不歇歇,真是闲不住你!”
等你过了人场儿,背后少不了又是一阵议论。
“你说说她,工资派儿,还打暑假工嘞?还不够她花吗?”一个上了点年纪的老太太扭头和坐在旁边的人小声交谈。
“可不是了嘛,估计还是没钱了吧,这二年家里盖了房子…”另外一个贴近生活实际加以推论。
“唉,钻钱眼里了吧。”路那边的一人不紧不慢插话道,“听说,在咱街计件一天也挣不了几个钱,谁知图个啥?”说完撇了撇嘴,做一个无法理解的表情。
来到加工厂,工友也打听打暑假工的原因,我满脸笑容地回答:“让生活充实一点。漫长的暑假天天打打牌,睡睡觉,太无聊了。”
不知道那些议论的乡亲听后,是否又会掀起辨别真假的议论话题呢?但是,我觉得她们不会相信,然而,与我何干,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不背说,随她们去吧,关键在于听从内心,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