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在价值写作营里,看到院长的点评,特别是院长的那句:“抓紧学,学会了教我们一下”,突然就知道了自己想学一道什么菜了。我想学爸爸会做的那道地方特色美食——七层楼。
七层楼的制作工序繁多,得有充分的时间准备和学习。我要准备在一个放假的周末学习。
提前把各种配料买齐。在此之前,先打电话给爸爸,问他需要买什么,我在城里先买好。回家后,在爸爸的指导下,把乔饼砌成丝,把瘦肉等打成碎肉。哦,想起来了,我得把现在家中的碎肉机带回去。
烫鸭蛋皮是一个技术活,我需要看爸爸的示范操作。
至于如何包成卷基,爸爸包一根,我学着包一根。
还有七层楼碗下是要放黄炸的,黄炸需要面粉,面粉如何发起来?也得要爸爸教了。
黄炸炸熟、卷基做好后,就可上笼蒸熟了。水放到哪里?蒸多久?这些细节,也得学习。
蒸熟后,还要在七层楼的顶上覆盖上瘦肉汤的。瘦肉汤怎么做?做完这些,就可大快朵颐,细细品尝了。
当然这个是爸爸帮教完成的,并不能算我学会了。我要用手机将爸爸制作的每个步骤录制下来,制成美食视频。这是老手艺,特色美食,很有保存价值。
再等到下次周末时,我在自己家里,最好回老家,继续实验,单独从头到尾做一遍,让家人尝一尝,看是否有味,如果没味,就分析下哪些地方没做到位,是配料比原因,还是其它?特别需要爸爸帮我指出。
如果做成功了,我就可以写一份精细的制作心得和步骤,分享给价值写作营的朋友们了!
如何开口向爸爸学呢?如果直接说“爸爸我想跟你学做七楼层”,爸爸一定会满腹怀疑和猜测:她这个平时不做饭菜的人,怎么突然提出学做菜呢?而且是这么一道费时费工的特殊菜?她不会是受了什么刺激吧?为了避免爸爸各种胡思乱想,我得给他一个学做这道菜的明确动机。想到了一个。
傍晚,我给爸爸打了电话:“爸爸,有一个老手艺视频制作大赛,你不是会做那道地方美食七层楼吗?你负责制作,我负责用手机拍视频,我们一起去参赛吧!”
电话那头,爸爸问道:“这个活动要到哪里去做?”
“就是在家,你在家里制作就行。”他“呵呵”地笑着,听得出他对这个活动比较感兴趣。
听到妈妈在旁边说:“你爸做的味道也不是特别好呢。”
“这个没关系,没人尝味的,我们只要把制作过程展示出来就行了。”我赶紧鼓励道。“制作这道菜,需要哪些材料?爸爸你说说,我记录下,我去准备原料。”
我找了张纸。一手抓着手机,一手在纸上记录起来。
爸爸在那边一一数点,妈妈也在旁边补充,很快我就搞清楚了做这道菜的所有原材料,包括有:瘦肉、乔饼、红糖、胡椒粉、胡椒、蛋糕(或蛋饼)、生抽、味精、盐、淀粉、鸭蛋、鸡蛋、面粉、苏打、酵母粉、植物油等。
“爸爸,等周末时,我回来,我们一起做哦。做得好,说不定我们会得奖的。”
电话那头的父亲,一直笑着。
突然想到,这么一个小小活动,定然会给我们家里带来点点欢快。他们接了我的电话,一定会讨论着怎么参赛,如何参好赛了,他们一定都在盼着周末了。
我决定无论父亲做得怎么样,都会给他一份大大的“奖金”。这么多年,父亲从不肯接受我们给的任何钱,他觉得收孩子的钱,是自己无能的表现。他崇尚自食其力,大凡能挣到钱的事,他都会认真地去做。近年只是因为身体原因才没干体力活了,靠着自己的退伍金和老年费生活着。
这次,凭借自己的厨艺“获奖”,定然会令他们开心不已。
我也盼着快快学习这道美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