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今的电影票房榜单上,名列前茅的电影大多数都是故事简单,人物黑白分明,坏人就是坏人的样子,好人就有好人的品格,也许这样泾渭分明,非错即对的故事更容易传播,更容易收获票房,然而这类影片只是完成了电影最基本的娱乐功能,除此之外就品尝不到什么味道了。
导演贾樟柯说过,现在电影的制作成本越来越大,很多都变成了一个金融的项目,但是故事却越来越空洞,很少有哪部大制作的影片我们看完之后还能够久久不忘。
导演贾樟柯于是像《三块广告牌》这样,具有电影韵味的作品,如今就显得尤其珍贵。
如果要给《三块广告牌》找一个故事梗概,那大概可以描述为,一位母亲为死去的女儿复仇的故事,这样的主题可以说相当的负能量,但实际上,复仇只是电影的一个表象,揭开表层之后散落在整部电影里,人物之间产生的化学反应,才是真正的主题,这些化学反应复杂到似乎没法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
《三块广告牌》剧照有些朋友看完后认为,影片里描写的人物性格翻转的有些太突兀,但事实上,这样的角色恰恰是最真实的,你无法确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也逐渐失去了对一件事情的判断力,因为大多数事情就是存在于对错之间的灰色空间里,而人则是一个多维度的生物,又怎能用单一维度的“好坏”去定论呢?
吴伯凡在《东吴同学会》的某一期里,说他看了一篇网文,大概是教女孩子在初次约会的时候,就判断对方是否值得托付终身,其中说到一条判断方法是,你和他一起吃饭的时候观察他是否会照顾你,还举了一个实例,一个女孩和一个男孩吃火锅,男孩问女孩想吃什么,女孩说随便,于是男孩就点了一个全辣的锅底,鸳鸯锅底都没考虑过,吃饭的全程中也没给女孩夹过菜,递过水,然后那篇文章就得出结论,像这样的男孩子千万别嫁,在这样的小事里他都不照顾你,那将来你怎么把自己托付给他?
乍一看,好像还是那么个道理,如果再言辞激烈的来一点情绪渲染,说不定那个不递水的男孩都要被扣上“渣男”的帽子了。但我们冷静的想一下,真的能从这一件小事就给一个人下定论吗,也许他只是单纯的想吃顿饭呢,也许他遇到约会比较紧张呢,也许他只是慢热型的人而已呢,然而那些“心怀鬼胎”的人在一两次约会的时候表现出很体贴的样子又何其容易呢。
有一个人他爱好小动物,还很喜欢画画,还有一个人他整天酗酒,还脾气暴躁,你说谁好谁坏?前者是希特勒,后者是丘吉尔。
《三块广告牌》里有一幕,住院的广告主,在病房里遇到了打伤他的警长,然而广告主却没有报复,没有辱骂,而是将果汁里的吸管默默的朝向躺在病床上的警长,像这样的场景,这样的关系,我们能简单的用对或错,好或坏去判断吗?
《三块广告牌》剧照在我们的认知模式里,存在着一种缺陷,叫做“基本归因谬论”,我们在解释自己的行为时,会去理所当然的从外界的环境中找到原因,而当我们理解别人的行为时,则会上升到人的本质问题。比如你迟到了,你会认为是交通堵塞或者闹钟不准确导致你的迟到,如果别人迟到了,你很可能会觉得这个人不可靠,连守时都做不到,从而得出他有根本的品质问题。
人是复杂的动物,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脑海中,真的就像动画片里描述的那样,住着一位天使和一位恶魔,甚至像《头脑特工队》里一样,由一群小人掌控着我们的大脑,在每个环境里出现的每种行为,都是住在脑袋里的小人通过一场场会议讨论出的最终方案。影响人们行为的往往不是什么人的本质,而是他所处的环境和周围的人。就如同经典的小说一样,并不是那些虚构的故事多么有价值,而是因为那些小说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才具有特殊的意义。
头脑特工队也许人性向善还是向恶这样单一维度的争论是不会有最终答案的,就如北大的何帆教授说过,人性从来都是在幽明之间的,不要轻易的去考验人性,因为人性是经不起考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