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385550/6c1107e0527817fe.jpg)
所谓的平衡论,事实上是我在知道“世间万物都是平衡的”这一句话后,对于这句话的深入了解和延伸扩展。事实上,我的平衡论是我自己一点一点想出来的,当我想出来的时候完全没有和“万物平衡”这句话联想起来,直到慢慢完善时,我才发觉,原来这些,就是对这句话的深入了解和延伸扩展。
所谓的平衡论,其核心就是平衡,一开始我开始研究,是从一个极其有名的galgame游戏——白色相簿2开始的。将这个作为一个例子:在那时,我去分析里面的一个角色:小木曾雪菜。
在这个游戏中,我认为这个角色是被塑造的几乎真正完美的,作为一名高中生,外表上,她是整个校区第一小姐(这是个日本制造的游戏,“小姐”的意义与中文完全不同,我理解的意思大概是:最受人欢迎,最漂亮的大小姐)。但事实是,她勤俭持家,为了获取买衣服的钱在一家花店打工,善解人意,不管对什么人都一样平等,性格中带着一点天真,动手能力较强。在她身上,我看不出任何缺点。
这时,我心中平衡论的萌芽,便开始一点一点露出了头,我开始从各个方面去思考,去分析,结合各个例子,最终得出结果:完美,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以小木曾雪菜为例,她可以说是完美的,那么,她付出的代价是什么呢?审核到底是怎么将她塑造的如此完美的呢?在剧情中,描写了她在初中时曾经拒绝一个喜欢她的男性的求爱,且这个男性的权利很大。于是她开始被孤立,她因此留下了心理阴影,这是她性格带有一丝天真的来源,总希望一切事情都能变好。而她的外表的代价,就是她这样出名的负担,她勤俭持家的代价,是她在其中付出的时间与精力。而她的能力获得的代价,是由她的父母来支付的——他们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所以,一个完美的人,每一个完美的方面,都是有付出代价的,小木曾雪菜是一个有点特殊的例子,因为她付出的代价使用各种方法分摊,平均化,隐形化,导致一个完美且看起来没有付出太大代价的角色出现。
再举个比较常见的例子,能看到这篇文章的人,大概都知道“拖延症”的概念吧,也就是做什么事都喜欢拖延。我们用平衡论来分析拖延症的危害。假设一个经典的情形:一篇论文,老师给你一个月的时间上交,一个拖延症患者,第一天呆在寝室,第二天慢慢玩手机,直到最后一天才写论文,赶着写了一篇论文,第二天上交。我们来分析这个情形,很明显,他的收益是29天的闲时间,和一次极快写论文的经验,也就是“平衡的天平”的一边,那么他失去的是什么呢?
第一:他这次这样写作文,下次可能还会作业,这是一种诱惑,这种诱惑也是一种代价。第二:作者本人学历没有到大学,不知道大学写这样一篇论文会有什么后果,但我知道,大学这样一个机构,发布出的任务,一定有其意义,大概分析一下。这个拖延症的人,本身会失去一篇写好的论文的经验,以及一篇论文给他带来的知识,还有他这29天的无意义时间的失去。
这里涉及到一个概念:无意义时间。无意义时间即对时间花费者来说没有带来任何好处的时间,或者说对于以后坏处大于好处的时间,其好处被覆盖。可能有人会问:这篇文章不就是写平衡论的吗,坏处和好处不应该是平衡的吗?那是因为其好处,在无意义时间中被消磨了。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概念:好/坏处的消磨。有时,你会发现,一件事的好处和坏处不太平衡,一种可能是其好处或坏处被消磨了,或者说,这件事有一些隐性的好/坏处。
现在我对于平衡论的研究还处于前期,后期大概还会加入一种“隐性”和“表性”的好处和坏处的概念,也许有人会发现,这篇文章的前端部分和后段部分不太能连的上,前段主要写“平衡”,后段主要写“好处与坏处”和两个关于平衡论的概念,事实上,这篇文章是分两次写的,第二次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继续研究再写的,这篇文章是两段研究的结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