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阳的魅力,应在初秋。
我见过杭州的秋,11月份了,仍然气温怡人,西湖岸边游人如织,绿波平静,残荷就那么矗立着,仍然是一幅意境悠远的写意。
虽然美,可是我感觉不到属于我动听而浓烈的秋的音乐。
秋分一过,一早一晚,空气立刻退去粘腻的湿气,变得清澈了。就好像一碗晃动的泥水,浑不可看,过了一会儿,清者自升,浊者自沉。
寒蝉在充满凉意的早晚演出中开始噤声,只在燥热的中午,享受片刻一展歌喉的痛快,可惜连小孩子都不大理它了。
蛐蛐、蟋蟀作为主角粉墨登场,它们的演出时间是晨曦时分和黄昏至夜半。
当村庄里的鸡鸣此起彼伏时,蛐蛐们,也在草丛、墙角、石缝等各处开始往世界推送它们的最新好声音了。
它们似乎有一位统一的指挥家似的,东西南北,左右前后,远近高低,有不同的声部,也用不同的乐器,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发出作品需要的声音。
我想侧耳捕捉到眼前墙角这只蛐蛐的歌声,可惜不可能。当你聆听的时候,一段清唱接着另一段清唱,夹杂上第三段清唱,又遥遥传来第四、五段甚至更多的歌声。
先前细听的那首曲子,忽然戛然而止,是不是觉察到有人站在它面前?它的邻居呵呵地笑了,不是豪爽的哈哈大笑,也不是嘴角上扬的微笑,而是小淘气包一样地嘎嘎的笑。
我才关注到它的笑声,这个小家伙捂上了嘴,在花盆掩藏的黑暗处,该不会是瞪大了眼睛,仔细地看着我吧。
才要离开,这两位好朋友一起弹奏起来,一个是短笛,一个是手风琴,翩翩起舞,洋洋自得。
晨跑至黎明中的校园,简直是进入了蛐蛐、蟋蟀的世界。辛弃疾说“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是真的,宽阔的甬路,两旁站着黑魆魆的法国梧桐,树下这个充满着神秘的丰富的未可知的世界,蛐蛐们在动听、深情地演唱,从树下草地,到湖边灌木丛中,从黑乎乎的教室一角,到静谧的操场边上椅子的底座下,这是蛐蛐的海洋,蟋蟀的世界,我,作为一个过客,被这种壮观惊呆了,而,此时高三的学子,在清晨的欢乐协奏曲中,露出了梦中甜甜的笑容。
我在想,半夜的鸣唱,应该更美丽吧。月华如银,星星闪烁,在碧蓝的夜空下,深情唱一首人生的赞歌,这夜晚,这夜幕下进入睡眠的疲劳的人们,该会做什么样的美梦呢?
虫鸣,在早晨,拉开帷幕,在夜晚,又为我们,关上幕帘。
莱阳的魅力,在初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