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陈义桂,出生于1942年,抗战时期的苏北农村,家里的第一个孩子,三代贫农的孩子。
童年的他就是一个有理想的孩子,在周围的大部分孩子连小学都没有读完的背景下,他一口气读完了小学和初中,成了在乡里小有名气的的“秀才”,还成了乡镇粮管所的统计员。他终究是个有理想的人,他在已经超龄的情况下通过应征入伍成为了一名解放军战士,也正是这个机缘,他在退伍时作为“支左干部”认识了她,一位来自南京的知青。他们突破了家庭的差异、年龄的差异和父母的不看好的重重困难,成为了令人羡慕一对,并顺利结婚生子。
时间一下子跳转到1983年的夏天,他的爱人不幸被癌症夺去了生命,自此他成为了有着一双儿女的一个单亲父亲。那一年,女儿9岁,儿子6岁。带着两个不懂事的孩子,他开始了20多年的既当爹又当妈的艰苦生活。
白天在工厂里当工人的他一下班就拼命地往家里赶,刚进家门丢下手中的包就开始烧菜做饭,因为他生怕饿了孩子;当傍晚来临,他在安顿了孩子的吃饭和作业后,又要连夜把全家的衣服洗掉,因为他想要让孩子穿的干净体面;到了夏天的深夜,他又会悄悄出门带上渔具,去捞长江边新鲜的河虾,因为他想给正在长身体的孩子补充营养;甚至到了深秋,他会带上一些薄礼,去央求好心的同事朋友,帮孩子织一件过冬的毛衣,因为他担心瘦弱的孩子抵受不住凌冽的寒风。
那时他很瘦,一米七的男人体重还没有100斤,常常被医生诊断为贫血,虽然他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但是微薄的工资总是不能满足所有,于是他到处帮人写字(他自小练就了一手好字),给单位的宣传材料写稿以求赚点“小钱”。每当拿到这些外快的时候,他总是会买来许多好吃的菜来“犒赏”孩子和自己。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总是只吃那些部分:鸡头、鱼头、鱼尾、菜帮……
年幼的孩子生性胆小懦弱,被学校的同学诬陷为“偷书贼”的时候,他在孩子班主任办公室里向老师拍胸脯“我家虽然穷,但我家的孩子是从来不会做这种事情的!”;在孩子将要初三毕业的那年,孩子突然得上了急性肾炎,全身浮肿,是他日夜在医院里守候,精心给孩子调养,让她如期赶上中考,顺利毕业。
20多年如一日,他从没让孩子饿过一顿饭,从没让孩子留过一次级,从没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消失过,他始终坚守,始终心怀理想:要把两个孩子培养成人!如今,他做到了,他已经足够的伟大,但是他也老了,他也患病卧床不起,即使这样,他仍然牵挂着自己的孩子,他不想让他们为自己分心。
他是个伟大的父亲,他是我的父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