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160525/687daef180cd221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6160525/93f3f7a98dc273dd.jpg)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可更改的行程和死亡。——引言
楚云是格非老师的小说《月落荒寺》中的女主人公。从作品描写楚云的人生经历和所遭受的苦难,用“苦命人”概括是不为过的。下面按照时间线索慢慢梳理楚云的悲苦人生。
楚云一出生就注定命运的悲惨,因为她出生在重男轻女的社会大环境中。受传宗接代思想的影响,一个家庭有男孩,家族的香火就有了代代相传的苗子;如果没有男孩,就意味着家族面临血脉断裂的悲剧。“失节事小,无后为大。”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这种思想是根深蒂固的。正是受到这种思想的毒害,当楚云和她的孪生妹妹一出生,就被父母无情地抛在了一座颓圮的荒桥下面。一个破旧的小草篮子、半瓶奶粉、一顶凉帽、一个发出微弱哭声的婴儿,这样的场景一直镌刻在楚云的脑际,伴随着她成长。如果不是被“一个七八岁的少年在放学回家途中发现了她,最后把她拎回家”,刚刚来到这个世界,还没有看清楚世界什么模样的楚云就可能魂飘异界了。
儿时的这段凄苦的经历像一枚隐形的钢针时刻戳着楚云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苦命人天眷顾,连冻带饿的奄奄一息的小楚云被一个好心人捡回家,经过百般努力,硬生生把小楚云从死神的手里抢回来。尽管是捡回来的,但是由于是家里唯一的女孩,全家人还是视若珍宝地呵护着她。岁月流转,很快小楚云出落为一个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苍天有眼,虽然是弃儿,但是却赐予她一副好皮囊。——楚云在她的生活世界里是名副其实的美人。慈母的疼爱、兄长的呵护,楚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快乐童年。到了上学的年龄,家里自然把她送到当地最好的学校就读。面对楚云天生的对音乐的敏感和热爱,家人没有因为高昂的费用而把她的天赋扼杀在摇篮之中。
可是,天妒好人。收养楚云家庭原本生活还算殷实,但是在“楚云连五线谱和基本音阶都没有来得及学周全,养父就在处理一次透水事故时,死在了六百米深的矿井里。五年后,缠绵病榻的养母也撒手人寰。”而养母在弥留之际说的“瓦罐不离井口破”的话,加上“叮嘱瘦弱而尚未成年的儿子,替她照顾好妹妹”的叮咛,成为哥哥悉心呵护楚云的护身符。哥哥为了生活,为了保护楚云,“不到二十岁,门牙几乎全部被人打光”。经过以命相搏的打拼,哥哥有了自己的酒吧,兄妹的生活慢慢有了好转。“而那时的楚云,在岁月的更迭中,开始懵懵懂懂地意识到了自己的美貌,同时也认识到了它的可怕后果。有时,她不得不独自一人在黑暗中咀嚼令人羞耻的身体秘密。”
快乐无忧的生活不会因为生活者的不舍而放缓流逝的速度。随着带有黑社会性质的哥哥遭受仇家的追杀,哥哥辉哥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会殃及妹妹。为了安全起见,辉哥把楚云独自一人送往国外学习,也是为了逃难。一个弱女子,而且又是“美人坯子”,异国他乡没有亲戚朋友,只身一人遇到的困难可想而知。记不清多少次被不同肤色和身材的人一丝不挂地压在身下。“如果蹂躏她的人,恰好是文质彬彬,长相白净的钢琴老师,如果她本人并无强烈的反抗意愿,那么,每周一次的侵犯,她本人也并非完全没有快乐”,关键是侵犯她的是浑身烟酒气味,甚至是酸臭味的不同种族的人。这对于楚云来说是一生永远无法抹去的耻辱。面对这些苦难,“楚云只有把它归咎于生为女孩的‘原罪’”。
结束屈辱的国外生活,回到国内,因为有留学的光环,她很快在新东方谋得一份培训英语的工作。对楚云来说,也许回国后的这段生活是相对自由安静的,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来进行自我疗伤。而与林宜生的相识与结合,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总体上是幸福快乐的。可是,在楚云的心目中有太多的秘密、太多的伤痛,她始终把这些紧紧尘封在自己的内心最深处。所以,楚云在林宜生的眼里就是一个迷一样的存在。另外,也许是心灵感应的牵引,楚云的内心深处始终放不下哥哥辉哥,她始终隐隐地感觉到哥哥并没有被枪毙。事实证明,她的第六感觉是正确的。辉哥没有死,对楚云来说既是天大的喜事,但也是一颗定时炸弹。辉哥不死,仇家就不会停止追杀,与辉哥相关的亲朋好友自然难以幸免。时间不长,楚云在林宜生的生活中悄无声息地消失了,就像人间蒸发般无影无踪。
一个大活人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林宜生百思不得其解。就在他苦苦寻找时,辉哥的造访,让林宜生知道了楚云消失的真相。受辉哥的牵连,辉哥的仇家把楚云绑架,然后进行百般蹂躏,并在她的脸上留下无数的刀痕。楚云是爱着林宜生的,但是被毁容的她无法面对林宜生,只能在暗地里偷偷的观察。经过多次的植皮整容之后,楚云慢慢从黑暗中走出来。经历了太多的苦难与屈辱,好在哥哥还活在人世,在自己陷入绝境的时候有哥哥陪伴,她受伤的心多少得到了慰藉。
苦难无法改变,生活还要继续。从痛苦中走出来的楚云正视了现实,也接受了现实,开启了新的生活。“楚云穿着黑色的羽绒服,头上裹着一条深褐色毛巾,遮住了大半个脸庞。她大大方方地向林宜生介绍自己的丈夫和孩子,说明她的生活早已恢复了平静。她的丈夫四十来岁,看上去是个木讷、厚道的老实人,脸上一直挂在笑。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头上扎着羊角辫,依偎在母亲身边,好奇地打量着林宜生。”全书以这样的画面结束,楚云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的生活与人生设定了旋律基调,也算是比较好的人生归宿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