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还是写下了这样一个题目,虽说俗气,却也真实。起因是我看到了一则写作培训的广告,进而引发了我对人生的新一轮思考。
按理说,我不应该对这类广告产生任何偏见或是不屑,毕竟在我“写”的初期,也买过类似的书,也查找过类似的课程,目的只有一个——寻找一条捷径,让我的“写”变得更加“顺理成章”。然我终究还是选择了放弃,究其原因,是我发现真正的“写”是没有任何捷径可寻的;它就像是人生,无论你被多少人指教多少次,可当遇到弯路时你仍会义无反顾且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何故?因为,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它本就是一条崎岖坎坷且没有捷径可寻的路。
在我上学时,就不断地听家里人说,听老师们说,几乎听所有的人说:学习是有方法的。然唯独没有同龄人这么说。从我正式入学的第一天起到我最终出学的最后一天止,我终究还是没能寻得所谓的方法,反倒是在我步入社会之初,主宰人生之时,方才明白了一个道理:所谓的方法不过是一种喜欢。当你足够喜欢一人或一物时,才会使出浑身的解数想要取悦ta,拥有它。人生何尝不也如此,当你足够喜欢,任何的弯路都可看作是你历经它的捷径,毕竟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并非直线最短,而是曲线。故而,人生虽是一条没有捷径的路,但有时没有捷径却又是最好的捷径。
曾在我步入社会之初就被人这样指教过:你得学会藏,像铜钱一样,把自己的“方”死死地藏到自己的圆里,这样既能凸显价值,又能保留锋芒。一个人藏得越好,做人的威望也就越高。藏,不是一种妥协,而是一种生存(捷径)。初闻此言,觉得高深。似有所悟,又似无所悟。时间一晃,当我从一个被指教的人倏地一下变成了一个指教别人的人时,才猛然间发觉,人生真好似一场躲猫猫,藏得越好越受欢迎……不觉间我已黯然失笑。
回到引我发省的广告上来说,最初的我确真在寻找一条捷径,没想着要一鸣惊人,只是不甘就此无为。然我终究还是选择了后者。究其根本是因我只想做一个真正的习作者,而不是一个卖字的人。在我浏览过的众多的(写作)培训广告(文)里,中心思想无出其右,皆在言:写作很容易,而且能变现。这对于那些像我一样想要写点东西的小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利好消息,且又是名利双收。任凭谁能不动心呢?!
好在后来的我端正了思想,坚守了初衷。我习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赚钱也不是为了卖弄,只是为了更好地纪念和祭奠;纪念我曾拥有过的一切,祭奠我曾失去过的一切。虽然我还很年轻,但我已经觉得自己老了。北野武曾说,“人生并不像一年四季那样分明,四十岁的相扑选手就算老,但五十多岁的政客还会被称为菜鸟。很难确切区分多少岁算是老人,我们必须为自己决定自己老了没有。”
关于写作,我也一直都不觉得这是一件很低门槛的事,然总有人要把它说成是一件低门槛的事。不用多想,能这么说的人必定是那些已经“征服”了它的人。鲁迅曾在文章里说,“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要我说,地上本来有很多路,想走捷径的人和提供所谓捷径的人多了,便也没了路。所以当我看到那则写作培训广告时,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只能是人生,因为它们间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
从文学写作的诞生到现如今的昌盛,你会发现,最畅销的文学作品仍属于那些年所创造的。何故?真正的写作在日渐消退,反倒是“伪”作家越来越多,这不仅仅是文字的殇,更是写作及写作人的殇!
关于捷径,我也不愿再提,无论是习作还是人生。在我后知后觉的意识里,捷径永远都是留给那些愿意走弯路,敢于走弯路,且坚守初心与梦想之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