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复盘是什么?
“复盘”,围棋术语,也称 “复局”,指对局完毕后,复演该盘棋的记录,以检查对局中招法的优劣与得失关键。著名企业家柳传志先生把这个概念引入到企业经营,并大力推崇,将其作为联想工作方法论的核心内容。对自我管理有兴趣的读者一定对复盘非常熟悉,因为复盘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例行工作。
那到底什么是我们今天要谈的复盘呢?
我们先说说反思,有人说反思是“智商”的放大器,说明反思很“强大”,复盘和反思很像,都有从过往的事情中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的意思。可以这么说,一般人都会反思自己的言行,但是一般人大部分没有做过复盘,我认为复盘是一种更严谨更系统的反思。
借用“易仁永澄老师”的定义:复盘是将“最终产生的事实成果”和基于“原有前提假设”的“期待成果”进行比对,通过对比的差距来判断自己“原有前提假设”哪里有问题,并对其进行修改和调整的一种方法。
为什么说复盘是一种更严谨更系统的反思?因为复盘有固定的套路,严格的思考顺序,强制的输出机制。一般包括四个步骤:确认“期待成果”,也就是明确预期目标;全面“回顾事实”,包括结果的事实和过程的事实;对比目标和事实的差异,分析差异原因;得到经验教训,制定新的行动方案。
相比反思,复盘的固定套路让其更容易实施并达到效果。假如让某人对某件事进行反思,其可能天马行空,可以不着边际,也可以没有重点,能力强的人能够想得非常全面,非常到位,和复盘的效果一样;能力差的人,可能啥都想不到,也想不清楚,最后还是一团“浆糊”。
为什么要复盘?
假设你完成了一件事,虽然是第1次做,但依然达成了预期的目标,1个月以后,或1年以后,做同样的一件事,你会做得比第1次做得更好吗?
如果你说会,那你认为哪里会做得更好?具体到某个任务,某个流程。
这个时候是不是有点犯嘀咕了?
拿一个咱们过年请客的例子,招待客人要准备十菜一汤,从进厨房开始准备到菜全部上齐,你要多长时间准备?刚过完年,您一定有感觉,去不同的人家里,这个准备过程差距很大,有些人可能就需要1个多小时,有些人可能需要一整天。
原因是两个差异,一个是准备水平的差异,就是判断哪些工作可以提前完成;一个是并联能力的差异,就是哪些活可以一起干。这两个差异来自哪里,就来自复盘。我妈出菜就很快,秘诀就一条:围绕前面的“两个差异”,总结经验,围绕怎么弄更快,下次就知道怎么做了。她虽然文化不多,肯定不知道什么是复盘,但是把复盘的思想用在做饭这件事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大多数人的工作都有一定比例是在重复做,这些重复做的工作质量大多数时候并不是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加而改进,反而像一条波浪线时起彼伏。为什么无论一件事情会做多少遍,但是依然不能判断下一次能否比第一次做得更好?因为没有“复盘”。那怎么样才能确保一次比一次做得好呢?答案是“复盘”。
只有“复盘”才能把工作越做越好。
复盘的好处
复盘可以帮助我们带来什么呢?我总结是四个提升。
001提升工作成效。复盘让工作中正确的行动逐渐沉淀下来,确保了稳定的工作成效;同时识别出问题和不足,集思广益,修正错误的工作方法,制定更有效的新的行动计划。这种机制的不断循环,工作成效自然提升。
002提升团队领导力。复盘的过程让团队内部更多的在一起就共同目标进行开诚布公的沟通,员工掌握的信息更加全面和准确,促进了团队内部合作;同时让个人对自身在团队中的责任和贡献有了更准确的认识,让员工的行动有了更明确的意义;因为大家都参与了整个讨论,所以对最后的行动计划会有更高的认同感,降低了计划实施的阻力。这些过程增强了所有人对业务的理解,也增强了领导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信任。
003提升员工能力。复盘让员工有机会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是一味的接受领导的指令,而是亲身体会、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复盘让员工有机会对自己内心的“假设”进行一次系统的反思,知道自己的观点中存在哪些不合理,做法上还有哪些需要修正,找到自己的不足并在大家的帮助下总结和改正。复盘让员工在理性上认识到自己的成功是偶然的“人品爆发”,还是其他同事可参考可复制的有用经验。复盘让员工对工作的理解更加全面和准确,对工作更有信心,做到成竹在胸。
004提升组织能力。复盘记录下来的结果、过程和计划,可以作为经验成果快速的在组织内部传承和共享,形成组织的智慧。复盘使一个团队在失败中总结的教训,可以让更多的团队不犯同样的错误,将其固化为流程和制度,形成组织的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