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把时间当朋友——终章

把时间当朋友——终章

作者: blackjuly | 来源:发表于2020-03-25 22:19 被阅读0次

摘录 11.节奏

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往往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经常看到学生的计划表上写着「每天背 200 个单词」、「每天写 5 篇英语作文」之类的内容。这种强度和节奏,对刚起步的人来讲,只不过是「貌似可行」而已。在一个所有人都匆匆忙忙的世界里,想放慢节奏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记住的是:凡是值得做的事情,都值得慢慢去做,做很久很久。

这就像长跑。体育老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讲解过长跑的技巧:到最后 100 米才开始冲刺。但是,这样的道理好像就算说清楚了也没用—仍然有无数人反过来做事—最初的 100 米冲刺,然后就索性不跑了。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人会从一开始就「拼命」呢?我在健身房里看到的解释是这样的:这些人往往是到了不得已的地步才决定来锻炼身体的。我认识的教练,常常向我抱怨他们的会员想法太多却不切实际。教练们的说法是这样的:「理论上讲,一个人积累脂肪花了多长时间,想把那些脂肪消耗掉,大致也要花同样的时间。」所以,如果一个人 25 岁开始发胖,35 岁来健身房的时候身上有 40 斤脂肪,然后要求教练帮他在 3 个月之内减掉脂肪、回归标准身材,简直就是痴人说梦。当然,努力一点,可以把 10 年缩短为 5 年,甚至两三年,但这个时间肯定要比那些打算一蹴而就的人想象的长出许多。

感受

曾经的我就是如此疯狂不自知,总是会制定那种xxx速成计划,然而,速成都是骗人的;当我疯狂的刷完一系列课程,脑子中却空空如也.....真的是没有再脑子中留下任何印记.....去年还因焦虑的大病一场,现在想想着实不应该.....

摘录 11.节奏

正确的策略应该是:想办法提前预知自己需要掌握哪些技能,再确定它们是自己可以通过练习真正熟练掌握的技能,而后制定长期计划,一点一点稳步执行。这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我一个人的独特见解,同样的道理已经有很多人讲过—「不要等机会来了,才发现自己没有准备好」,「机会总是眷顾那些准备好了的人」。

切实懂得这样的道理之后,我们才会真正审视生活,然后开始醒悟。任何人一旦醒悟,再看身边忙忙碌碌却又庸庸无为的人,就会知道他们其实有多可笑了—他们一生都在追求实际上根本得不到的东西。最后,他们只有这样的出路:要么对人生失望,要么选择某个宗教,而后寄希望于来世。

感受

想要达成一些一般人实现不了的事情,一定要得通过时间不断的积累,我本身也是非常容易被环境所影响,一个比我年轻却早早进入大厂的同事给了我深深的影响,内心强大不受外界干扰,不断按自己的计划稳步推进;这是一种怎样卓有成效的成长之路.....

摘录 自我证明

证明自己是大多数人自然的愿望。「证明自己」本身没有任何错误,但是,很多人实际上是挣扎着想「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殊不知,「证明自己给别人看」恰恰是最浪费生命的一种行为。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出色的,那么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出色的,别人自然会看到。如果某个人本身是平庸的,那么也不需要他去证明自己是平庸的,别人同样会看到。如果某个人出色,却仍然要刻意证明,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烦,例如引来小人的嫉妒—天下最可怕的事情之一。如果某个人平庸,估计他也不愿意向别人证明自己有多么平庸—事实上,他更可能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其实并不平庸,那么,别人看到的就只是一个「小丑」而已。

长久的观察和思考,有益于锻炼自己心气平和的能力,反正别人如何认为、如何评价、如何议论根本没办法影响一个人所处的状态。但是,一旦某个人开始为此心烦意乱、坐卧不安,甚至为此有一些无聊的举动,那么他就不仅是倒霉,而且是可怜了,因为他已经被别人左右了。被别人左右,是一个人相当可悲的状态之一。

摘录 积累

事实上,我更倾向于认为「接受不能改变的」比「改变可以改变的」需要更多的勇气,因为只有做到接受不能改变的(例如,已经发生的就不可逆转),才能接受积累的本质—天长日久。

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才不肯积累,不愿积累,甚至不屑积累。

「积累」与「复利」有着密切的联系。复利的概念并不复杂,但它属于那类对一些人来说构成理解障碍的简单知识。对「复利」进行思考相当重要。从历史上来看,人们直到近代才开始逐步认识「利滚利」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此之前,复利一直被视为罪恶的根源。《圣经·利未记》25∶37 中就说:「你借钱给他,不可向他取高利。」这里所说的「高利」,其实并非说它「竟然要利息」或「利息过高」,而是说它「竟然利滚利」!莎士比亚在《威尼斯商人》中清楚地表达了这种现在看起来极端无知的观念。事实上,即便到今天,大多数人对复利的观点依然如故。

如果能够彻底理解积累的重要,相信积累的力量,那么再进一步,就只有一个结论了:越早醒悟越好。

我们遇到的尴尬,大都是自找的。过去犯错误,现在就要承担后果。这就好像黑帮片里的常用台词说的那样:「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为了将来不再面临尴尬,必须改变今天的观念和行为。要坚信积累的力量,即便遇到了尴尬,即便感觉「没时间了」,也要选择积累。如果觉得积累已经来不及了,那就接受现实吧!想想看什么可以改变、什么不可以改变,找到能改变的领域,采取积累的策略,这是唯一的方法。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过去埋单。

感受

没有什么是真正的速成,只有时间见证下的一切,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

相关文章

  • 把时间当朋友——终章

    摘录 11.节奏 生活中的其他事情往往是一样的道理。很多人的计划之所以无法坚持,是因为他们的计划实际上是「超人计划...

  • 把时间当朋友第0章

    你有没有这样的经历,老板给你布置一个任务,在你打算要去做时,总是被其他事情所打扰,到最后你惊呼没时间了。于是你会变...

  • 把时间当朋友

    1把时间当朋友 ‍朋友是什么?惺惺相惜,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把时间‍‍当朋友,就是每天和时间亲密无间,‍‍他往前走...

  • 把时间当朋友

    李笑来老师擅长打磨概念,尤其是我们脑中被误解和忽视的概念。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就是辨析概念,而辨析概念就是自我成长的...

  • 把时间当朋友

    看了李笑来老师的书«把时间当朋友»,觉得时间管理真要好好学一下。 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或者做不好时间管理的朋友可以...

  • 把时间当朋友

    《把时间当朋友》这是一本认知模式的操作系统的升级指南,可以帮自己提升大脑的运作效率。比如:估算时间、勤于思考...

  • 把时间当朋友

    生活中的我总是困扰于时间管理,经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很好的执行力,因此在朋友多次推荐下读了《把时间当朋友》这一...

  • 把时间当朋友

    当作者因懊悔自己没有早早的学会盲打,盯着电脑存着文字资料的文件夹发呆时,就像是在噩梦中掉下悬崖后突然惊醒;...

  • 把时间当朋友

    真正够把时间当朋友的人,他一定会在他所从事或者所喜欢的事上有的成就。但是,纵观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包括我的孩子几乎...

  • 《把时间当朋友》

    “有些道理是突然醒悟的,在此之前,需要时间。” 首先我推荐那些觉得生活中无所事事(闲人的时间管理),或者每天忙碌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时间当朋友——终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sfu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