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更1261‖《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简更1261‖《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作者: 爱于心敏于行 | 来源:发表于2022-05-22 06:34 被阅读0次

    《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授课时间:2009年4月17日授课

    地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二中学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师:我们今天学习李白的《行路难》(其一)。请齐读一下背景材料。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唐玄宗天宝年间,李白受命入长安,但并没有得到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这首《行路难》可能作于天宝三年(公元744年)李白不得不离开长安的时候。它表达了李白失意而又憧憬美好未来的心情。

    师:皇帝把李白召到宫里去,只让他写写诗,过了一段时间,给了他一点钱,让他离开长安。李白于是写了三首《行路难》表达自己内心的苦闷。再读背景材料。

    (屏幕显示,学生齐读)

    “行路难”是乐府古题,“乐府”是能够配乐的诗歌,“乐府诗”是一种古体诗。

    李白的《行路难》共三首,主要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

    师:请同学们把“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批在课题旁边。“怀才不遇”的意思是,有才能但是无法施展。

    点评:介绍背景-赐金放还、怀才不遇。极其简洁的导入,高度凝练的概括,显示出把教材“读厚教薄”的功力。

    师:看我们的学习任务-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屏幕显示)

    学习活动(一)

    吟读,感受诗中的美句。

    师:吟读之前,大家拿起笔画出这样几个地方。

    勾画两个字-“玉盘珍羞”的“羞”、“直万钱”的“直”。教材的注释告诉我们,这叫通假字,用另外两个字“馐”和“值”来表达,意思是一样的。

    再画两个字-“停杯投箸不能食”的“箸”、“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济”。这两个字的含义很重要。“箸”,筷子。“济”,渡过。这两个字在现代汉语里我们常常用到。

    再画两个词-“长风破浪”、“云帆”。“长风破浪”原来的表达是“乘长风破万里浪”,它比喻的是一种境界,抒发的是实现政治理想的愿望。“云帆”是“高高的船帆”的意思,用一个“云”字来形容船帆,令“云帆”这个词显得特别高雅。

    师:请大家齐读课文,我来听一听。

    (学生齐读全诗)

    师:好。我觉得节奏有点儿问题。“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教师模仿学生读书,二二三节奏)这种节奏和作者表达的心情不太吻合。作者这时的心情是比较郁闷的、茫然的、急切的,所以读这首诗时应主要使用四三节奏来读。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示范四三节奏)。如果读成“拔剑/四顾/心茫然”(教师模仿学生二二三节奏)就不好了,对不对?好,一起来读。

    (学生再次齐读全诗)

    师:这次好听多了。聪明!我刚才听出来一个很好的地方---你们比较注意这首诗情感的抑扬。有两处我们还可以再体会一下。第三、四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是抑好呢,还是扬好呢?一定是抑。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呢?一定是扬。来,再试。第三、四句要抑,最后两句要很好地扬。

    (学生第三次齐读全诗)

    师:好。最后两句我们再来学读一下。跟我读。

    (教师范读,学生跟读)

    师:太好了,听起来,有些同学读得很有感受。

    点评:朗读指导---“四三”节奏,注意“抑扬”。全诗只有八十二字,虽不算长,其情感却百转千回,朗读指导上将其概括为“抑扬”二字是非常恰当的。霍松林主编的《名家讲解唐诗三百首》中说:“这首诗·····给读者的感觉却像纵横驰骋的长篇歌行。短篇之所以有长篇的格局、气势,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深入地揭示了感情的激荡起伏、瞬息万变。”

    师:“感受诗中的美句”,哪句美呢?哪句最美呢?开始思考,并且用笔写下你感受的关键词。

    (学生思考,批注)

    师:好,我们试着来交流一下。刚才我看见大家都很用心,那么现在就来谈谈你所感受到的诗中美句。请举手发言。

    (学生举手)

    师:请你来,谢谢。

    生1:我觉得诗中最美的是最后两句。

    师:请你解释一下。

    生1:前面虽然已经说了“停杯投箸不能食,后仍然要说“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受排挤,怀才不遇,但仍不放弃自己的梦想,我觉得这是一种人格美。

    师:这里表达了作者奋发图强的精神,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和间往。谢谢你。

    (学生举手)

    师:好,你来回答一下。

    生2:我觉得“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很美。这里运用了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明自己对前途的希望和信念,这种信念我觉得也很美。

    师:用典故来说话,来表达自己的心意,既是一种手法,也给人以美感。好,继续。

    生3:我觉得美句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它说出了作者当时怀才不遇的心情和内心的凄苦。

    师:反复、反问,表达了一种悲怆的情感,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形成强烈的反差,好像给我们一种在一片迷茫中突然眼前一亮的感觉。真美!

    生4:我觉得是第五、六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里不仅表现出一种自然美,而且我认为,黄河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渡过的,而太行山此刻也已经雪落满山,这里表现他想实现抱负的时候,大自然也仿佛在和他作对,这就表现了他在官场上的不得志和内心的忧郁。

    师:这里看起来是实写,好像是写自然状况,实际是虚写,是用比喻来表现作者无路可走时的迷惘心情,这里写的是心情、感觉,和“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密切地照应着。

    师:好,我们再来齐读课文里最美的句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学生齐读)

    师:这两句为什么美?我们来体会一下。

    (屏幕显示)

    乘风破浪,沧海扬帆。

    意境开阔,壮思飞扬。

    千古雄句,激荡人心。

    师:这两句的含义是乘风破浪,沧海扬帆,给我们展示了一幅动态的、勇往直前的画面。它表现出海阔天空的意境,描述了作者壮思飞扬的理想境界。因此人们用“千古雄句,激荡人心”来评价。

    点评:“感受诗中的美句”,其实只是一个“圈套”,因为《行路难》句句皆美。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让他们深入阅读文本。由于每个人选取的句子不尽相同,也就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对诗歌进行了多角度赏析,课堂交流也就能异彩纷呈,学生也就能集思广益。

    师:这样的句子已经脱离全诗的背景单独流传下来,流传在我们现在的书面语中,流传在口语中,流传在广告中,流传在我们写文章时的引用中。这样的句子就叫作警句。请做记录。

    (屏幕显示)

    课中微型讲座(一)

    警句,让诗文生辉

    警句,就是语言精练、寓意深刻的语句。作品中的警句,往往用精练的语言表达出深刻的思想。警句常常超越作品、超越时代而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益。《行路难》因警句而格外让人喜爱,是一首情韵飞扬的诗歌。

    师:下面我们来感受一下另外一首诗。请大家读出这首诗中你们熟悉的警句。

    已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师:这样的句子,可以超越作品、超越时代,它还将继续超越下去,给我们以教益。让我们再读这首诗。

    (学生齐读)

    点评:课中微型讲座(一)——警句,让诗文生辉。在我国浩如烟海的古典诗词作品里,像“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一样熠熠闪光的句子有很多,它们往往也是整首诗得以传诵千古的重要原因。提示学生注意“警句”这样的文学现象及其作用,学生就能在学习其他诗歌时有意识地在这方面多加关注,闻一知十。

    师:这个学习环节就进行到这里。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学习环节:理解诗中的难句。

    (屏幕显示)

    学习活动(二)

    说读,理解诗中的难句。

    师:其实我们刚才已经涉及了一些难句,这里我提出两处让大家来阐释,这两处弄懂了,这首诗也就懂了。

    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请自选两句阐释其含义和作用。第一个层面,要阐释它的含义;第二个层面,要阐释它的作用。好、开始思考。

    (学生思考、教师巡视)

    师:同学之间、两两交流。

    (学生思考、教师指导)

    师:好了、全班交流,自由发言。

    (学生举手)

    师:请你来,谢谢。

    生5:我想说“欲渡黄河”这两句。它有两层意思。作者想渡过黄河,但黄河结冰不能通过,他想登上太行山,但山上雪满不能登山。这两句给我的深层感受是,作者有自己的一番理想和抱负,但是社会上、官场上一些事情的阻挠,让作者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它抒发了作者的悲愤之情。

    师:嗯,很好。谢谢你的演讲。师:而且你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地方,用手势助说话。阐释得很好,我就不接着你的话继续阐释了。

    生6:我选“闲来垂钓”这两句。作者引用吕尚和伊尹的故事,表达自己的怀才不遇,希望有识才的人发掘他,让他有一番作为。

    师:第二句说得特别好,希望有人给他机会,使他得到重用,让他实现自己从政的理想。这两位同学的发言基本上把这两个句子解释清楚了。我再来阐释一下。“欲渡黄河”这里是用喻,就是用比喻。连续用喻,来描绘自己现实的困境,用比喻来表达自己的心情:“闲来垂钓”这里是用典,就是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希望、憧憬、梦想,同样也是写心情。

    点评:“理解诗中的难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由于用喻,由于用典,这两处便成了诗中最难解的内容。然而,也许因为学生预习到位,竟一下子突破了难点,于是教师随即调整救学策略,不再做过多阐释-这也是一种教学智慧:当言则言,当止则止。

    师:好,我们再来学一个知识点。看屏幕。

    课中微型讲座(二)

    用典,以传情达意。

    典故:文献典籍中的词语或故事。

    用典:用特指的古事或古语婉曲地表达“今”义。

    用典的效果:精练语言,避直就曲,生动典雅。

    《行路难》:一首因用典而情意深长的诗。

    师:比如说“卧薪尝胆”,它既是词语又是故事。我们也常在口语中用到它,这就是典故。很多我们常常用到的成语都是典故。

    用典是一种高层次、很雅致的表现方法。它避直就曲,生动典雅。用典的句子的含义是需要人们去深入思考才能理解的,就像作者不直接说“我要从政”“我要当官”,而是用典故来说话。下面我们再来理解一下这首《行路难》中用典的诗句。

    (屏幕显示)

    闲来垂钓碧溪上(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这句是用吕尚垂钓时遇周文王的故事来表达自己的希望。

    忽复乘舟梦日边(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这句是用伊尹受商汤征聘前的梦境来表达自己的憧憬。

    (学生齐读)

    师:你看,从字面上看,我们是看不出诗句的真正含义的。其真正的义是,诗人希望得到被赏识的机会,希望被委以重任。师:我们一起来把这首诗的意思全部串一下。齐读。

    (屏幕显示)

    金樽斟满清酒,一斗要十千钱,玉盘里摆满珍美的菜肴,价值万钱。而对佳肴,我放下杯子,停下筷子,不能下咽。我拔出剑来,四处看着,心中一片茫然。想渡过黄河,却被坚冰阻塞,想登上太行,却被满山的大雪阻拦。我想闲暇时坐在溪边垂钓,忽然又梦见乘船从白日边经过。行路艰难,行路艰难,岔路这么多,我如今身在何处?总会有乘风破浪的那一天,我将挂起高高的船帆渡过茫茫大海。

    (学生齐读)

    师:两处用典都是婉曲地表达自己的心情。读懂它们,就基本读懂这首诗了。再来看另外一首诗,它既有典故又有警句。

    (屏幕显示)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学生齐声朗读)

    师:哪里用了典故?

    生: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师:对,“怀旧空吟闻笛赋”说的是物是人非,“到乡翻似烂柯人”说是岁月流逝。这就是话不直说。那警句呢?

    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师:作者在这里写的是他的想法,其实这两句诗的意义早已离开文本原意,被人们广泛运用。它的寓意是,新生事物不断出现,更加美好的事物就在前面。用典句和警句都是诗歌里运用了高层次表达技法的句子,我们在读古诗时要有意识地注意一下。

    点评:课中微型讲座(二)-用典,以传情达意。“用典”同样是古典诗词的常用手法,所以这两个微型讲座不仅仅是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本诗内容,更是为了使学生读一篇而知一类,触类旁通。

    师:最后我们来读一读、背一背。各自读,大声读。

    (学生自由、大声读书)

    师:一起来背,背不下来的就读。要求读出四三的节奏,读出抑扬的表达,最后两句要按照之前老师教你们的方法来读。

    (学生齐声背读)

    师:多好啊!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到这儿。送给同学们两句话:

    (屏幕显示)

    教学结语

    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

    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

    师:这两句话表现了两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在学习上,要用知识丰富我们的头脑。二是告诉我们,人在困境中要用憧憬激励我们的意志。谢谢同学们!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更1261‖《行路难》(其一)课堂教学实录及点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ub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