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029)从《望月》看于老师朗读指导的技巧

(029)从《望月》看于老师朗读指导的技巧

作者: 付军丽 | 来源:发表于2021-03-28 06:30 被阅读0次

    研读《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Ⅰ「阅读教学卷」》中《望月》这篇课文的课堂教学实录,我找到了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和技巧。

    一、多读

    《望月》这篇课文,包括预习读了五六遍在内,这一篇课文,学生的读加老师的范读,总共读了十几遍。

    如果去掉学生的预习读,两节课,一篇课文,师生共读了至少八九遍。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这个环节,四个学生合作读了一遍,老师范读了一遍,学生自由读了一两遍,合计三四遍。

    再读课文,品读感悟这个环节,于老师把课文分成“眼中月”“诗中月”“幻想中的月” 三部分进行朗读指导,每一部分,学生都至少读了五六遍。

    二、 读流畅

    每一篇课文,在授课之前,一定要让学生预习。预习的过程就是扫清生字词障碍的过程,也是熟悉课文的过程。充分的预习为课堂上正确、流利朗读做准备,为整体感知课文做准备,为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做准备。预习一定要要求学生出声读课文,嘴巴发声音,耳朵听到就会输入脑子记忆并理解,还会进行思考。

    每一次研读于永正老师的课例,我们会发现,每一次上课前,于老师一般都会问学生:课文预习了吗?读了几遍?然后大概聊一聊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做不仅有助于老师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掌握,同时也帮助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把握课文。

    课前预习,预习一定要多读几遍课文,这是指导学生读正确、读流利课文的一种好方法。

    上课之初,于老师检查完生字词以后,会指名几位学生合作读课文。于老师指名让学生读课文的人数一般正好是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的数量,每一位同学正好读一部分的内容。这样的安排,应该是于老师有意而为之。这样的安排,一是减轻了一个人通读课文的负担,增加了学生朗读课文的覆盖面;二是有助于老师掌握学生的朗读水平;三是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同学的朗读指导,让更多的学生学会朗读。在这个环节中,老师的主要作用就是个别读得不好的地方,及时纠正;难读的句子,老师进行领读。看似指导一人,其实是全班学生受益。这样的初读课文是非常实在的。

    如果只让一个人通读全文,如果学生读得好,就发现不了问题,老师不能及时指导,为后面课文的顺利进行埋下隐患;如果学生读不好,全程需要指导,太浪费时间,课堂教学任务就完不成。

    所以,指名几位学生读课文,最好是程度不同的学生读课文,是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一个好方法。

    除此之外,老师声情并茂地范读课文,也是引导学生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一种好方法,不但使教学有成效,而且省力气。

    范读是于老师备每一节课前都要做的事情。于老师体会到,老师读好了,就会使自己的语文教学富有生气。每学一篇课文,于老师不把课文朗读得声情并茂是决不罢休的。

    试问我自己,我做到了吗?确实没有。所以,我们一定要向于老师学朗读,备课之前,先备读。

    在初读中,不放过任何一点错误,不达到正确、流利的目的,决不罢休。

    三、 读出感情

    于老师是怎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读出感情的呢?借助《望月》第二课时的教学,总结于老师指导学生朗读的方法。

    师:下面我找同学读课文第1,2两段。

    (一生起来后开始读,读完课题后被叫停)

    师:读完题以后要注意停顿,读课题声音要响亮一些,你再读一下。

    (该生按要求读了。然后请该生继续读课文。)

    第一次读,指导学生注意停顿,声音要响亮。

    师:读得正确、流利。——你读了几遍?

    生:二三遍。

    师:二三遍不顺嘴,改为“两三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不容易。文中的这段文字,写出了月色下的景物的宁静,你能不能试着把这种宁静的感觉读出来?不要快,要体会“宁静”。全班同学都练一练。

    (生练读,人人声音很轻。)

    第二次读,指导学生在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读出“宁静”的感觉。这次读是让学生先试着练一练。先练习,再展示,给学生练习的机会,让学生找感觉。

    师:(指着一个练读时表情特别好的男生)你的表情特别好,能到讲台前读一下吗?(该生动情朗读,众鼓掌)

    第三次读,学生台前表情朗读,给大家一次示范,让更多的学生学习表情朗读。

    师:这两个自然段中有不懂的词语吗?

    生:“芦荡”。

    师:谁知道?

    生:江边长了很多芦苇。

    师:应该再加三个字——江边长了很多芦苇的地方。

    生:什么叫“剪影”?

    师:刚开始我也不太明白,后来见了几幅照片,特别是到了雁荡山看夜景,才真正理解了。请同学们看几幅雁荡山的照片。(投影出示群山剪影画面)什么是“剪影”懂了吗?月光下,那山、林只留下了黑色的轮廓,真像用黑色的纸剪下来贴在远处似的。

    师:词语理解了,我想你们会读得更好。刚才读书的那位女同学再读一下好吗?(指第一位学生)

    (该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得比第一次更好)

    第四次读,在学生理解了难懂的词语以后,让第一次读这两段内容的学生读。通过这位学生由读正确、流利到读出感情的教学过程,我们看到了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

    师:大有进步。于老师读读可以吗?谢谢大家给我这次机会。

    (师配古筝音乐朗读。生热烈鼓掌。)

    第五次读,于老师配乐朗读。这样的读,是精神的享受,是美的传递。

    这样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学生对课文内容理解会越来越深。

    师:这两个自然段写的是(板书:?月)什么月?请你思考。看谁能把这两个自然段读成几个字。

    生:明月。

    生:亮月。

    师:你们怎么知道月是明的,月是亮的?

    生:用眼睛看到的。

    师:对,这两节写的都是作者用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月呢?——是“眼中月”。

    概括是一种很重要的能力,没有一次次地读,想要把课文内容马上概括出来是很难的。

    每一次朗读,于老师都是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让学生的朗读水平在不断提高,不断进步。由读正确到读流利,再到读出感情,是于老师步步引导的结果。在课文第1,2两段的朗读指导中,于老师先让学生体会文章表达的意境,体会“宁静”,让学生表情朗读,接着让学生理解难懂的词语,感知文章内容,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于老师配乐朗读,让明亮的月进驻到每一位学生的心里。

    课文第二部分的“诗中月”和第三部分的“幻想中的月”是以人物对话的形式展开的。于老师采用了不同的形式指导学生朗读。

    第二部分的“诗中月”,课文第3-13自然段。我梳理了一下于老师指导朗读的次序及方法。

    第一次读,指名读。

    第二次读,分角色朗读。

    第三次读,齐读第13自然段。

    第四次读,老师动情朗读第13自然段。

    第五次读,师生分角色朗读。(这次对读,有的是书上的内容,有的是自己了解的描写月亮的诗句)

    第六次读,男女生赛读。(这次的读,是男女生背诗,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

    在3-13自然段的学习中,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于老师在开始让学生学习第3-13自然段时,问学生“你接下去读第3-13自然段,思考一下这一部分写的是什么月?”为什么于老师不在第一位学生读完以后,就让学生概括这部分的内容——“诗中月”。这时,学生是一定能够说出来的,一眼就看出来了。为什么于老师要说“我们暂时不讨论这个问题。”看完这一环节的教学,我恍然大悟:在一次次的对诗中,学生对“诗中月”会理解得更透彻。

    最后一部分的学习,于老师又是如何指导朗读的呢?

    第一次读, 全体学生自由读。

    第二次读,学生小声练读。

    第三次读,抽男生朗读,相机指导,尤其强调人说话时的语气。

    (师:小外甥的话该怎么读,他说月亮困了,实际表示什么呢?该用什么语调呢?大家练一下。)

    第四次读,生练读。

    第五次读:再请这位男生读。(男生读得有点昏昏欲睡的感觉)

    (师:我们一听就知道小外甥也困了,他想睡觉了。)

    第六次读:找了一位女生与男生赛读。(师:读得真好,把我们带到了童话的梦界中去了。)

    第七次读:又找一生把最后一部分读完。

    (师:读得真有梦幻的感觉。)

    第八次读,指三名学生分角色读。

    (师:文章写得美,读得也美。)

    读贯穿始终,就这样美美地读,读美文,赏美景,在不断地朗读中,置身其中,这些景,这些诗,这些想象,在一遍又一遍地朗读中,好像读者也融入这如水的月色中了。读得入情入境,读得声情并茂,才有了学生精彩的描写,才有了一篇篇优美文章的诞生。读美文,写美景,读,是可以传染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029)从《望月》看于老师朗读指导的技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fvyh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