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记得↑关注↑哦~
一
这段时间用碎片时间看完了万维钢的《高手》一书。这本书本身就是“得到APP”付费专栏和部分“每天听本书”内容的聚合,所以适合碎片时间浏览。任何一个章节、标题都可以独立成文。
这本书的副标题是:精英的见识和我们的时代。作者这次特意选择了专栏中有连续性的、整块的内容入书。例如:精英和普通人的差别究竟在什么地方?成功是因为能力还是运气?人怎么能取得出类拔萃的成就?到底什么是厉害的决策方法?数学“算法”能用于指导生活吗?
……
笔者对作者万维钢认知比较久。最早看他写的《万万没想到》就感觉脑洞大开——原来理工科男生是这么看待世界的。万维钢的名字与万维网特别像,似乎注定了他同网络的缘分。他本来是一位物理学者,后来经常在天涯论坛、新浪博客发文章,积累了一大批粉丝,笔者也是其中一员。现在他是得到APP的全职专栏作家,主理《精英日课》专栏,还经常给“每天听本书”投稿,把西方最新出版的、国内尚未引进的英文书的内容翻译解读给国内用户。
据说,《高手》这本书里选的文章,是根据用户阅读数量和点赞排序选出来的。这也与书中的“算法”主题相一致——未来做事、做人要靠算法。
接下来,我把读过本书的心得写在下面。
二
成功与运气到底什么关系?《高手》这本书居然给出了答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靠的就是运气。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人生的早期,你可能因为一点点好运气获得了很小的优势,但假以时日,初期的一点点优势会产生马太效应。作者举了个例子。美国的学校入学时间也在9月份,这样夏天出生的孩子一入学就比班里同龄人要小。因为小,所以在一些方面就显得幼稚、管不住自己。而老师自然喜欢那些成熟的学生,所以“显得小”的孩子当班干部的机会就少,也就是缺乏锻炼领导力的机会。于是就有了如下统计:美国公司的CEO中,出生在6月和7月,也就是夏季的人数比平均值低了三分之一。
有统计数字表明,竞争越激烈的领域,运气越重要。这里介绍了一个计算机模拟试验。假设有一种比赛,在决定胜负的因素中,天赋和努力占95%,运气只占5%,你猜猜最后取胜的是什么人?实验结果显示,只要参赛者足够多,最后胜出的永远都是运气特别好的人。
这是因为,只要参与一个比赛的人足够多,那么就能保证高手也足够多。既然高手之间的天赋和努力程度差不多,他们的差异自然就在运气方面了。举个体育比赛的例子。大家看,NBA的超级球星往往可以代领一支球队力往狂澜,但足球场的超级明星在平庸的球队中却往往无能为力。这次俄罗斯世界杯,梅西和C罗早早回家就是例证。这是因为,在集体球类项目中,篮球的上场人数是最少的、场地也不大,天赋自然特别重要。而足球比赛的参与人数是篮球的一倍以上,球场又特别大,大家的水平相对平均,天赋特别出众的人也要靠团队协作才能解决问题。
作者进而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某个领域仅仅靠天赋和努力就能取得了不起的成就,那只能说这个领域不够热门,也就是没有吸引到太多跟你一样有天赋且努力的人。即英雄只出现在竞争不充分的领域。
运气在哪里出现?一般都在环境变动比较大的地方出现。例如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就是运气改变人生的最好注解。那些时代的弄潮儿,很多出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精英,而是从非常底层做起来的。这就是在环境确定性不强的时候,社会流动性反而比较强的现象。因此,年轻的时候,不要为了安稳而放弃机会,这意味着放弃了好运气。
既然成功主要靠运气,那么问题来了,努力究竟重不重要?其实前面已经解答了:如果不努力,即便运气到了,也轮不上你;只有天赋、努力和运气全具备,你才能脱颖而出。努力就是为了运气来的时候,你已经准备好了。正所谓“机会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我们这个时代,是赢者通吃的时代。大家只记得第一,没人会去记第二。不信你想想,自己对哪位奥运亚军印象深刻?奥运赛场尚且如此,其他领域就更是了。从这个角度说,中国人特别重视“教育从娃娃抓起”、“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是不是就特别在理了?初期的一点点优势就有可能积累成通吃的优势,这怎么能让大家松懈下来?
笔者特别警惕“快乐教育”这种教育理念。因为学习和成长本身就是反人性的,就要有那么一点点“不快乐”,否则你凭什么比别人强呢?“快乐教育”是一些半拉子砖家在很多年前从西方公立学校挖出来的“宝贝”,以为发现了教育成才的秘笈。殊不知,西方的公立学校只是为了培养给别人干活儿的人,他们的精英都在私立学校,而西方私立学校的学生,其学习压力、刻苦程度丝毫不比我们的孩子弱。所谓的“快乐教育”,其实就是庸才教育,负责任的家长可不能被砖家洗脑。
最后,成功靠运气并非让人信命。而是说,对于那些足够优秀的人,如果没有出类拔萃也不必怨天尤人,可能就是缺少了一点点运气而已。那能怎么办?尽人事、听天命呗。
三
精英和普通人有什么差别?首先我们看看,精英用什么标准判断?作者认为应该用“智识”水平高低判断。
智识不是一种资源。资源可以赠送,可以继承,可以一出生就有,但智识不能。智识是“三观”——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是历史的经验和做事的手段。
一般说来,智识水平高的人通常在食物链上的位置也不错。如果一个人的智识高但是在食物链上的排名低,他大概不用特别担心。因为给他机会他就会把握住升上去,实在没机会还可以培养下一代人。
如果一个人的食物链排名高而智识水平低,那么他的地位就比较危险。例如,一些靠彩票一夜暴富或者靠拆迁款“财富自由”的农民,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就把财富败光。这就是因为在食物链排名上突然攀升但智识水平不够用导致的。
说了这么多,精英表现出来的和普通人究竟有什么不同?从下图可以看出很多区别。相对于普通人,精英更相信规则,更能和陌生人合作,更善于理解抽象概念,更愿意探索未知,更能承担风险……
其实还有一种另类的精英——极端分子或者偏执狂。优等生很可能会成为社会精英,但很难改变世界。但偏执狂和极端的人可以。极端的人喜欢打破规则,干一些非常规的事情。例如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丘吉尔就是个极端的人。他对于任何威胁到英国利益的事情都要消灭掉,甚至差点为此除掉甘地。但就是这样的人,在二战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和其他国家一道抵抗住了希特勒的疯狂进攻,并赢得最终胜利。
偏执的人往往爱钻牛角尖,喜欢一条路走到黑。偏执的人往往是“笨人”。这个世界,所有的捷径都会被“聪明人”走过,所以希望靠“小聪明”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只有选择那些“笨笨的”、“正常人不会采用的”方法或者路径,才有可能走出新路。乔帮主喜欢说“stay foolish”,他的意思和曾国藩的“结硬寨,打呆仗”颇有些相似,也和我们所说的“笨人”类似。
四
到底什么是厉害的决策方法?凡事能用“如果……就……”来解释的事情,都不叫决策,这些都是算法。决策是没有人告诉你该怎么办,没有固定算法。摸石头过河,这是决策。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是算法。
决策是一种高阶的选择,自然有其方法和工具。美国国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过一种“道德算数”(moral algebra)。当你面对一件事情不知道该做还是不该做,你可以找一张草纸,中间画一条线,左侧写下做这件事的理由,右边写下不做的理由;写好之后权衡两边的重要性:两个对立的或者重要性相等的理由可以抵消,最后哪边剩下的多,就选择哪边。
以上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决策方法。还有更加积极的决策办法,共有四步:1、扩充选项(奇计百出);2、用现实检验观点(实事求是);3、从长远考虑(从长计议);4、为决策错误准备好后路(料胜先料败)。这两种方法都有具体的案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书中查找。
作者说,在决策的过程中,老手一般都会把选项搞得多多的,再从中选择上中下策;那么获得选项有没有什么方法?当然有,最好的办法就是“借鉴”——看看其他人面临类似的情况是怎么决策的。这就是学史可以明鉴的意思。另外,参照别人的经验也同时意味着可以用别人决策的结果来预测自己,因为你不比任何人特殊。走别人的老路,却想要有更好的结果,那么就必须规避别人遇到的问题,否则大概率会获得和别人一样的结果。
五
书中有一篇文章叫:指导生活的算法。还记得罗胖在2017年跨年演讲的时候,提到过一个概念“人生算法”:用一种不断迭代的机制,提高自己达成目标的概率的过程。他还引用了一位思维专家喻颖正的公式:人生成就=核心算法×大量重复动作的平方。
《高手》书中提到了哪些指导生活的算法呢?
首先是37%规则。这是一个关于如何优化你的随机选择的算法。例如,有的人在买房子的时候,就面临随机选择的纠结:花多长时间、看多少房子才能做出最优的决定?再比如,什么时候结束单身才是最佳选择?
以上选择问题,就可以用这个37%规则来优化。具体的前提和过程只言片语说不清楚,大家还是去网上查查或者买书来看看。当然,37%也要随着主动权是否在你手里、选择权是不是可以回溯等情况而变化。笔者只是感叹,数学家的确疯狂,就连这些问题都会用数理模型来求解。
书中还提到了一个更加疯狂的问题:抢劫犯抢了多少次就应该收手呢?我们经常在动作片中看到类似的情节:某惯犯强调“干完这一票就金盆洗手”,结果故事就从“干这一票”的过程中次第展开……按照数学家的模型,抢劫犯应该估计抢劫一次成功的概率有多大,用成功的概率除以失败的概率就是抢劫次数的最优解。
笔者就想到了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系列。他可以称得上是“偷东西”的高手,我们就算他成功的概率是90%吧,失败的概率就是10%,那么对于汤姆·克鲁斯扮演的片中特工来说,他去执行类似任务的最优次数就是9次。于是,是否可以预计这部系列电影拍到第九部的时候就会大结局?
第二个算法是基廷斯指数:用于解决探索和收获的问题。例如,你在某个单位工作了好多年,有时候感觉好,有时候感觉坏,那么是否应该跳槽去一家新单位呢?再比如,你和女友讨论晚上去哪家餐厅吃饭,是去经常去的餐厅,还是换一家新餐厅?
这些问题有个共性:手里的这个,我们已经知根知底;新的那个,充满未知的风险和诱惑,什么情况下改换,什么情况下不该换?
数学家在20世纪70年代解决了这个问题。他们提出,你必须考虑时间的贬值因素,按照笔者理解,其实就是“边际效应递减”的因素。因为解决问题的数学家叫做基廷斯,他按照后一次选择比前一次贬值某个百分点的情况给出了一个表格,上面写满了各种指数,这个指数表就叫做基廷斯指数。这个指数的基本结论就是:当忽略不同选择转换之间的成本时,你预期停留的时间越长,探索新事物的价值就越高,基廷斯指数也就越高。
具体的表格大家可以去度娘搜索。根据这个指数,如果我们把期限设定为人的一生,能得出三个人生智慧:
1、年轻人应该大胆探索,不断试错;
2、随着年龄增长,要慢慢学会利用已有的信息,专注于收获;
3、在慢慢变老的过程中,我们的生活其实是越来越好的,因为你已经知道了自己喜欢什么,你只要不断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东西就好了。
第三个算法是“hype曲线”:一项新技术从出生到火爆,再到低谷,最后又真正实用化的过程。该曲线的样貌如下图。
这个曲线的前半部分是一条陡峭的上升线,意味着跟风者太多,导致一项技术流行度增长过快,紧接着反流性的趋势就成为主流,然后就跌落下来。最后,那些经过几轮淘汰最终剩下来的技术会被更加具体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于是保持了平缓的增长。
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公司就经历过这个过程,在2000年经历了纳斯达克网络泡沫破灭后,再次脱颖而出的公司,现在成了全球最重要的公司。而当下热门的“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也必然会经历这个过程。
其实在书中,作者还给出了其他几个重要的算法,笔者认为对自己没有太多帮助,就没有列出来。
六
书中还教给我们一些把事情做好的学问。
例如:更好地利用现有资源,而非寻求更多的资源,去获得更好的结果。
再如:给自己做事情加上一些限制条件,会增加创造力。自律=自由:你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就非得给自己加上某些限制。所谓真正的自由就是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免于疾病的自由等等,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你必须自律才行。
当然,把事情做好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刻意练习”。可能很多人都听说过“一万小时法则”:在某个领域要练习超过1万小时才能成为专家。
但作者提醒,刻意练习最关键的不是时间而是方法。刻意练习需要在“学习区”而非“舒适区”使用。举个很好理解的例子:整天训练百以内加减法的人,即便练习一辈子也无法成为数学家,因为这是在“舒适区”练习。
所谓学习区就是在“熟悉”和“陌生”之间的区域,既不会太难,也不会太简单,既有熟悉感,又有新意;这个区域是动态的,当你记忆提升,原来的学习区就会变成舒适区,就要再向“未知”领域探索。只有持续在这样的区域练习,人才能不断进步。
根据这个理论,我们似乎能得出一个成功学的公式:喜欢/进步/成功=熟悉+意外。人人都喜欢那些自己懂一点又不完全懂的事情;那些既能完成交办任务,又会给出一点点惊喜的员工容易被提升;那些既前卫又能被人接受的设计很容易成功上市……“熟悉+意外”不就是学习区吗?因此,我们不但应该在学习区练习,还应该在学习区研究、工作和娱乐。
《高手》虽然不算是成功学书籍,但的确给出了一条通往成功之路。笔者暂且称之为“成功学密码” 。作者是这么总结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就多尝试不同的领域;
等你有了梦想,就用WOOP方法分析一下可行性,所谓WOOP方法是指从梦想到现实的四个步骤:Wish想要干什么、Outcome把结果具体化、Obstacle看看距离这个结果有什么障碍、Plan制定计划解决障碍;
如果确实可行,你就要投入进去,坚持,坚持,再坚持,坚持有时候比“选对”还重要,就如同包办婚姻的幸福感一样;
在坚持的过程中,要给自己讲个好故事,保持乐观的精神;
排除干扰,专心做好这一件事;
使用游戏化、小目标的办法慢慢进步;
但是一方面坚持,一方面也要继续尝试新的可能性。
我把这条成功法则放在最后,以飨读者。
感觉不错就↓点赞↓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