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说,这个是“垃圾”,那个是“废物”,似乎这两个词就是指“没用处的东西”;甚至还有人用这些词来冒犯别人,疏解自己的情绪。垃圾和废物真的就是没用的东西吗?我们先看一个变废为宝的故事。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
小便有什么用?小便中有“磷”。磷有什么用?磷可以用来当肥料。从前的农夫会拿小便浇菜园,等于是天然肥料。
但自从抽水马桶普及以后,小便就直接被冲走,做不成肥料,结果人只好去开采磷矿来施肥。现在磷矿越来越少,成本越来越高,早晚有一天会采完。而小便以为含有大量的磷,磷会使水管结晶,造成下水道阻塞,修水管、换水管都要花很多钱。
2013年11月日,荷兰阿姆斯特丹启动了一个新计划,叫“绿小便”。政府在公共场所装设许多新的小便斗,鼓励男人多多小便。
荷兰的“树干公厕”他们把小便送到新的污水处理厂,分离出磷,然后用来给城市的“屋顶农场”施肥。阿姆斯特丹男人一年在公共场所的小便,足可以給一万个足球场那么大面积的农作物当肥料。
小便可以再利用,那么大便呢?
大便可以发电。阿姆斯特丹把公共厕所的大便收集起来发电,专门供应处理小编的新污水处理厂用电。所以如果你看到荷兰一堆男人在公园抢着小便,那是他们在做公益。
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成了垃圾
既然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那么反过来是不是也成立呢——宝贝放错了地方,就成了垃圾。我们再来看一个故事。
从前,远方一座高高山上的山顶上有三颗小树,在一个星光满天的夜晚,它们对着星空谈论着自己的理想。
第一棵小树说:“我要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财宝箱,里面装着全世界最美丽贵重的财宝。”
第二棵小树说:“我要成为世界上最强的舰船,载着全世界最强力的国王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第三棵小树说:“我要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树,高到当人们仰望我时,就会想起上帝。” 就这样,三棵小树各自怀抱着自己的理想成长着。
过了许多年。一天,山顶上来了一个伐木工,当他走到第一棵树下时,看了看说:“这就是我需要的树。”
于是举起斧头把树砍了,卖给了山下的一家木器店,店主人用它做了一个喂牛马的木槽,每天都在里面装上草料喂自己的牲口,第一颗树感到迷惑,渐渐的一天比一天消沉。
一段日子后,山顶上又来了一个伐木工,他看到了第二棵树后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树。”便举起斧头把树砍了,将它卖给了一家造船厂,船厂的工人们用它造了一艘小渔船。每天在海边都可以看见它,里面装着死鱼死虾之类。第二棵树感到痛苦,每天都淹没在深深的沮丧之中。
又过了几年,第三棵树也被人发现并砍倒了,它被拉到了一家木材厂,简单的加工成两根木料后,就被丢在了工厂后面的木料堆上,无人问津。第三棵树感到失望,开始蒙混度日,不再抱有希望。多年后的一个美丽夜晚,一个小男婴诞生在了一个牲口槽里,当这个男婴接触到木槽的瞬间,第一棵小树明白了,知道自己的梦想已经实现:就是成为世界上最美丽的财宝箱,里面装着全世界最美丽贵重的财宝!
三十年后,一天晚上,海面上起了大风浪,有条小船被困在了里面。它看着自己所载的客人,感到心情沉重,因为它知道,自己没有力量保护这些人的安全,将他们平安送到对岸。就在这时,它看到一些人叫醒了一位睡着了的客人,这个人醒来后起身走到船头,大声斥责了风浪,风浪便退了。当海面又回到原来的平静时,第二棵小树明白了,知道自己的梦想已经实现:就是成为世界上最强的舰船,载着全世界最强力的国王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又过了一段时间,一天,人们在一处满是厚厚尘土的木料堆里挑了两根木头,把它放在一个死囚的肩上,带往刑场。当它看到所有人都对背着它的那个死囚讥笑谩骂、投石吐污时,它感到耻辱、恶心、它想逃走。几个小时后,就在第三棵小树怀抱着这个死囚并被立起来的时候,它明白了,知道自己的梦想已经实现:就是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树,高到当人们仰望它时,就会想起上帝……
明知可以变废为宝为什么不做?
虽然变废为宝很有趣,但是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不这么做呢?例如我们都知道垃圾应该分类,但是我们楼下的垃圾就不分类,是我们没想到吗?还是有其他理由。这里可能就要涉及一点经济学的知识了。
废弃物资源化的实现,是必须附加一定条件的。比如废玻璃的再利用,首先要消耗社会劳动,将其分拣,集中到一个地方,同时要加入其他资源,如电、煤(“低熵状态”的物质)等;而伴随着废玻璃的再生利用,又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其他废弃物(又是“高熵状态”的物质)。简单地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实在太过于诗情画意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某种废弃物实现资源化的全成本如果高于资源化后产品的价值,就是垃圾;反之,如果低于全成本,则还有可能是资源。
那么有没有即便不划算,仍然要变废为宝的例子呢?当然有!日本人已经基本养成了把垃圾放在塑料袋中带回家而不是随手丢在马路上的习惯,从小孩到老人都是如此。
在日本生活,要学会的一件事就是倒垃圾。在每个社区,倒垃圾都有规定时间:比如周一和周三是倒“可燃垃圾”的日子,周二倒“不可燃垃圾”,周五扔旧报纸、瓶瓶罐罐等“可回收垃圾”。在小区的显眼之处,都会贴有垃圾分类说明。小区附近的便利店都设有回收专桶,除了饮料瓶之外,喝完的牛奶纸盒包装等都在回收之列。
垃圾分得这么细致,是不是很耗神?当然,整个社会为了这种分类,应该说付出了很大的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但是为什么还要这么做呢?20世纪60年代以前,日本致力于二战后的经济恢复与增长,对环境保护也不重视。从6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进入高速增长期,环境公害问题日益突出。“三大公害病”(
熊本县的“水俣病”、四日市的哮喘病和富山的骨痛病)出现后,日本人开始像今天的中国人一样,逐步认识到“经济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作代价”。
我们国家现在治理雾霾也是同样的思路。到了冬天,很多工厂都停工,就是为了让大家感受到没有雾霾的好处。等到大家知道了污染的危害,那么那些偷偷摸摸排放污水和有害气体的工厂就有人监督了,这样他们就不敢这么做了。这就是话费巨额成本,让大家养成习惯的好处。这里考虑的不是经济效益,而是社会效益。
有些垃圾真的没有任何用处
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垃圾都能被重复利用。确实有一些东西,就是没用的垃圾,例如太空当中的垃圾,心灵中的垃圾,大脑中的垃圾,空气当中的垃圾(霾),垃圾信息……这些东西不仅仅没用,还占用资源,给我们带来伤害。所以对于这些没有用处的垃圾,我们的态度最好是——不再制造或尽早远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