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征信体系日趋完善,信用卡在我们国家的普及度也越来越高,刷卡消费日益成为人们越来越日常的生活方式。各个大大小小的银行,越来越重视信用卡业务,经常推各种优惠活动,鼓励客户刷卡消费。除此之外,也经常会鼓励客户办理各种分期。到这里,消费者就需要提高警惕了,利率幻觉就出现在这里。
除了信用卡,在京东、淘宝等平台买东西的时候,也经常会被鼓励分期付款,手续费乍一看也不高,好像挺合适的,有时候就办了分期。然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分期付款中,乍一看不高的利率其实是一个幻觉。
举个例子,我们在某平台消费了1200元,这时平台给出了可选的分期方案,12期,每期还款100,手续费(也就是利息)7.2元。这时候,我们很容易认为,年化利率就是7.2%。实际上,不是这个样子的。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这个场景中的各个期次和银行的借贷关系。
期次 | 欠款 | 利息 |
---|---|---|
第1期 | 1200 | 7.2 |
第2期 | 1100 | 7.2 |
第3期 | 1000 | 7.2 |
第4期 | 900 | 7.2 |
第5期 | 800 | 7.2 |
第6期 | 700 | 7.2 |
第7期 | 600 | 7.2 |
第8期 | 500 | 7.2 |
第9期 | 400 | 7.2 |
第10期 | 300 | 7.2 |
第11期 | 200 | 7.2 |
第12期 | 100 | 7.2 |
从这个表格中,可以看出,这个分期的场景,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和银行签了12份为期一个月的贷款合约,贷款额度每个月减100,每份合同的利息都是7.2元。这样,分期中,每一期还100,实际上就相当于把上一份合约的钱全部还了,然后再在下一份合约中少借100。比如,第一期还了100,就相当于把面值1200的月结款合约全部还掉,然后又借了1100(1200-1100=100)。这样我们算下,这12份月结款合约的月利率和年化利率(这里“年利率=月利率*12”,没有按月计复利,如果按月计复利,实际利率会更高。)大概多少。
期次 | 欠款 | 利息 | 月利率 | 年化利率 |
---|---|---|---|---|
第1期 | 1200 | 7.2 | 7.2/1200= 0.6% | 7.2% |
第2期 | 1100 | 7.2 | 7.2/1100=0.655% | 7.85% |
第3期 | 1000 | 7.2 | 7.2/1000=0.72% | 8.64% |
第4期 | 900 | 7.2 | 7.2/900=0.8% | 9.6% |
第5期 | 800 | 7.2 | 7.2/800=0.9% | 10.8% |
第6期 | 700 | 7.2 | 7.2/700=1.03% | 12.34% |
第7期 | 600 | 7.2 | 7.2/600=1.2% | 14.4% |
第8期 | 500 | 7.2 | 7.2/500=1.44% | 17.28% |
第9期 | 400 | 7.2 | 7.2/400=1.8% | 21.6% |
第10期 | 300 | 7.2 | 7.2/300=2.4% | 28.8% |
第11期 | 200 | 7.2 | 7.2/200=3.6% | 43.2% |
第12期 | 100 | 7.2 | 7.2/100=7.2% | 86.4% |
从这个表格来看,从第1份合约到第12份合约,年化利率是逐年递增的,只有第一个月是我们想象中的7.2%的年化利率。到第12个月甚至成了86.4,比高利贷还高利贷,不过,还好第12个月的本金已经很少了只有100。这样,我们如何算这12期的平均年化利率呢?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这12份等价借款合约的平均月利率Rm,就是这12份合约借款产生的利息和除以借款本金总和。然后,用平均月利率乘以12就得出了平均年化利率Ry。
平均年化利率的计算
可以看出,最后的年化利率实际是13.29,是不是确实挺高的。所以,大家在日常的信用消费中,一定要警惕这种看似利息很低的利率幻觉。
其实,银行的金融各种金融产品,都是经过大量的计算和验证的,这种羊毛其实一般都不好薅。还是那句话,买的没有卖的精。不信,仔细琢磨下,这里的分期的利息不叫利息,银行称它为分期手续费,其实在很大程序上也是为了降低消费者对于高利率的警惕性。
最后,也祝大家畅享信用消费带来的各种便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