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小学了,家长们满怀期望,希望孩子在新的学段有所收获。
双减后,孩子书写的作业几乎不用带回家,每天半小时的课外阅读成为语文老师的标配家作。
老师每月或每周会推荐好书,家长二话不说就去淘入,喜滋滋地递给孩子:诺,老师推荐的,快去看书。
孩子翻了几页,感觉索然无味,丢在一旁自顾做自己喜欢的事去了。家长那个着急啊,别的孩子都在阅读,你不读就落后了,老师对不读书的学生会有偏见。于是,一个强迫着读,一个眼泪汪汪盯着书本发呆,弄得鸡飞狗跳,家庭氛围一团糟。
老师推荐的书一定适合每个孩子吗?非也。阅读是一项个性化的行为,有的爱读历史,有的喜欢人文,有的热爱科学,有的欣赏艺术。
可见老师推荐的书未必适合每个孩子。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兴趣指向,让孩子自己挑选或请老师帮助择选。
当然有些孩子不爱看书,是因为家长在孩子低幼时期没好好做亲子阅读,孩子阅读量不大、字认得少,自主阅读能力很弱。
阅读文本碰到的生字多,导致看不懂文本的意思,就不愿阅读。面对这样的情况,家长可这样做:
一是补读绘本。请专业的老师帮助选择情节生动、语句反复的绘本,让孩子读反复的语句,家长读其他的。孩子对故事已经听得能讲出来了,再让孩子看字朗读,一次次地与文字碰面,孩子的识字量就能大幅提升。
二是生活中识字。现在的孩子,家长带出去玩耍的地方很多很多,认识的东西也很多,可谓是见多识广。只要家长用点心,孩子看到听到的与文字链接,也能扩大孩子的识字量。如:去超市认读水果与蔬菜名、爱吃的食品名称等等。
三是大声朗读课文。每学完一篇课文,让孩子大声朗读,要求不读错字、不漏字、不加字、不颠倒顺序。家长们不要以为孩子学完了文章万事大吉,殊不知文本中的语言成为自己需要朗读来落实。
网友评论